分享

赵燕菁:定制的城市

 心远璇玑 2017-09-26

当城市从大而全的规模竞争走向小而专的效用竞争,我们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在何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和王亚楠经济研究院双聘教授赵燕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未来城市正朝着定制化城市的方向发展。赵燕菁教授通过援引众多特色城镇的案例,为定制城市出谋划策。


内容来源:UED城市环境设计

采访:YHz,编辑:璇仔

感谢UED城市环境设计授权分享


1


— 两类城市 —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城市增长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增长是当城市的规模由消费者的预算限定时,城市的的竞争方式就是看谁的公共服务更便宜。此时,人口会涌向能提供更便宜的公共服务的城市。


人类如何能够建设一个更便宜的城市?规模。只要城市的规模够大,就可以通过均摊降低成本。比如造一个机场,同样的设计,哪一个吞吐量大,哪个机场的均摊成本就低。像北京这样8000万人的吞吐量的机场,全世界没有几个城市能在成本上拼的过。你可以注意到,一旦区域内出现一个超级机场,区域内其他城市就再没有盖新机场的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一旦出现,就像恐龙一样,周边小城市就再也难以获得胜出的机会。


现在的一线城市没有一个小城市,必须是大城市。区域竞争,首先是顶级城市之间的竞争。一旦压倒对手的顶级城市,就可以兼并整个区域。而规模越大,顶级城市就越有竞争力,如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都是如此。即使在城市化水平已经稳定的美国、欧洲,人口也在继续往大城市集中,如美国的湾区、波士顿、纽约,英国的伦敦等。区域兼并通过顶级城市之间的竞争激烈展开。


但是,我们今天谈的是要给规模不大的小城市出主意,这类城市的增长机会是什么?显然,通过规模扩大降低成本不是这类城市的优势。这类城市的机会,来自于人均收入的增加。当一个商品的需求不是由人的预算限制的时候,市场需求就不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有没有钱买,而是取决于个人偏好——愿不愿意买。比如说在收入较低的时候,人们都到商店里买现成的、批量生产的衣服,因为便宜。而一旦有了钱,就不再买批量化生产的衣服了,而是为自己的需求定制衣服。


城市的本质也是一种商品——公共服务。依靠巨大的规模,城市可以把公共服务的价格压得非常低。一旦居民人均富裕程度提高,总有一部分人的偏好不能被满足。此时,城市规模的扩大,就不受预算的约束,而是受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种类的多样性所约束。这就是那些无法在规模上竞争的小城市的增长机会。


2


— 规则改变 —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竞争的规则改变后,成本型的城市竞争就被效用型城市的竞争所取代——原来比谁跳得高,现在比谁跑的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方式从看谁能提供“更便宜”的公共服务变成看谁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由于城市的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所以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一定是“大而全”的综合城市胜出。显然,只有“小而专”的城市,才能提供“量身定做”的需求。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城市能否吸引人口,关键是其公共服务的“性价比”。以前成本型的城市竞争,靠的是扩大规模,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现在效用型的城市竞争,靠的则是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用。可以说,其他地区人们的收入持续增加,是效用型城市的前提。所谓“定制的城市”就是量身定做的公共服务,精确满足高价值的个性需求。


那么,这一类城市的规划有什么特点,或者和规模性的城市有哪些不同?


2


— 专门化城市规划策略 —


规划一

创造效用、发现需求


从规划的角度,首先要创造效用、发现需求。这种需求是潜在的,在出现iphone之前,没有人知道智能手机的需求。专门化的本质就是社会分工,高收入群体越多的城市地区损失的效用就越集中。效用来源于什么地方?不是来源于偏远地区,而来源于北京、上海等无法满足的效用。第一件政府要做的事,就是使我们的城市能够和顶级的富人聚集的地方实现分工。


此时,你能否与高收入地区有所分工,就变得异常重要。举个例子,2000年我们在做三亚总体规划的时候,曾经想让三亚仿效迪拜、普吉岛那样,和全世界顶级富豪区进行分工,结果不可行。差就差在缺少迪拜那样的全球可达性,全世界飞迪拜的飞机远远多于飞三亚的,出入境的管制、货币的管制、语言等等可达性门槛,要远远低于三亚,富豪到这些地方没有任何障碍。所以当时三亚只能同国内城市分工,好在北京、上海、东北、成都等地迅速致富,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三亚提供了足够的需求。


莫干山景观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莫干山交通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莫干山也是如此,与周边富裕地区良好的可达性是其成功的关键。靠近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富裕且巨大的城市,就好像靠近品位极高的富矿,其他的农家乐很难与之相比。


回到今天的主题,未来城市的分工水平有赖于能够连接的城市,而这取决于我们的政府能不能提供这个通道


规划二

区域交通


相比于小城市内部的交通,小城市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交通更重要。由于高净值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对时间非常在意,因此,“省时”的交通模式(比如飞机),就要比“省钱”的交通模式更重要。


在这方面,云南的交通组织方式,可以作为未来城市交通模式的借鉴。云南有个特点,所有的飞机都不是直接飞北京、上海、天津,或者是纽约、芝加哥,全都要飞到昆明,这样造成了一个枢纽机场的效应。90年代,我们在景洪(西双版纳)做规划时,景洪到昆明的飞机有十几班,而只要到了昆明,飞全国的飞机就数量很多了。


云南航空枢纽图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如果每一个小城市的机场不是对应昆明,而是都对应大城市的话,实际上选择性反而会下降,更少的班次导致交通可达性的降低。未来的城市如果选择效用型竞争,就一定要和最大的枢纽联系起来,这是提高分工水平的一个前提。


规划三

人口规模


在做城市规划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人口规模——多好还是少好?如果是规模竞争,一定是有效人口越多越好,这样才可以通过均摊降低成本。但如果规划的是“定制的城市”,就不是规模越大越好。相对于有限的消费规模(流动人口),本地人口越少,人均收益才会越高。


迪拜是典型的专门化城市,本地人口仅为38万,实际上其日间活动人口340多万,城市服务人口250多万,过夜游客更是高达1490多万!而真正创造价值的正是这些过夜游客。2016年迪拜国际机场的吞吐量达8365万人,大量的流动人口为迪拜带来巨大的消费收益,若这些人都把全年最有价值、开销最大的时间集中在迪拜,迪拜的收益可想而知。对于“定制的城市”,人口结构比人口规模更重要——本地人口比重越低,每个人分得的财富就越多。


1991年和2012年的迪拜 ©图片来自网络


规划四

运营


过去城市运营相对简单,只要扩大规模就好。而未来城市要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运营模式

1

功能自我满足。它具备无数的小的专门化的村落甚至景点,这些组团之间并不强调功能互补,而是独立建设、运营,并分别同一线城市展开分工。比如三亚市区、大东海、亚龙湾、海棠湾等相互独立的功能组团,组成了大三亚市。

2

服务自我提供。每个地理的功能区规模相当于一个小区,业主承担物业的消费,物业专门对业主服务。自我提供服务,城市无需很大的公务员编制,极大地减少政府运营城市的日常成本。

3

社会自我治理。功能区内部自治,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服务,只有自己难以满足的公共服务,才向政府购买。

4

财务自己满足。比如在莫干山酒店的管理中,排污是需要收费的。城市内部通过自我管理实现收支平衡,无需支付对社区补助。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在这样的城市中,运营商就变得非常重要。在深圳早先的开发中,就有很多相互独立的组团,如华侨城、蛇口……在这些组团的开发中,运营商而非政府成为功能区管理的主导力量


规划五

城市特色


专门化的城市必须有特色,特色是“定制城市”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资源特色,包括地貌特色、文化特色等,并且这种特色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这是消费者选择这里而不是其他地方的原因;其次是建筑特色,建筑师必须身临其境才能做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另外还有技术特色,比如道路的标准、排污的模式、能源模式等,都与传统尝试不同。这些都会导致,城市的形态与传统城市的差异。


比如杭州的法云安缦,安嫚在买下小村子后,把整个村子改建成高端酒店,法云安缦的设计概念是,“18世纪的中国村落”。酒店尽量保持了杭州原始村落的木头及砖瓦结构,客房以不同的形式遍布于村庄中。甚至侍者的制服都使用了与村落极为合拍的土黄色。尽管酒店价格昂贵,但建成后国内外慕名而去者络绎不绝。


法云安缦 ©图片由赵燕菁教授提供


有一些小城市,虽然可能错过了第一波的规模增长,但是在未来,当城市的增长模式开始转弯的时候,新的需求就会出现,抓住这样的转变,城市就可能弯道超车,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胜者。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