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再识庄子

 悠悠昭阳客 2017-09-27



前 言


庄子任何一个人,一生中总有“心为形役”的烦恼。“心”即精神,“心为形役”,不得不做些违心的事情;所以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形为心役”。于是,“形”与“心”此起彼落,各有消长。这种交互起伏,构成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当“心为形役”时,即处于“形而下”(物质)状态;当“形为心役”时,即处于“形而上”(精神)状态。时上时下,有上有下,上上下下,下下上上,永无休止。

庄子庄子生活在战国乱世,诸侯各国征伐不已,暴主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不可能实现,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一切。作为形体的生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有;而作为精神的生命是有绝对自由的,也应该有。于是,他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希望自己的精神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进而让精神的生命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


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再 识 庄 子


贵族身世

庄子庄子生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记载,虽然过于简略,无法窥见庄子生平,却是研究庄子必读的资料: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庄氏是“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楚国任用吴起变法,楚国国力大增,吞并了许多小国,但都未及开发。吴起便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去开发。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庄氏家族无疑是被贬谪的对象。后楚国公族作乱,杀吴起,庄子的父祖辈大概就是这时为避“夷宗”之祸而越境迁居宋国蒙地的。

庄子宋是周初分封的旧日望国,地处今豫东、鲁南与苏北平原交接处,据《战国策·宋卫策》记载:“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相较于其它各诸侯小国,实力略强。宋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建都,这里多平原,土壤肥沃,河湖纵横,《史记·货殖列传》载:“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颇有桑麻之业。……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曾被誉为“五千乘之劲宋”、“天下之中”。宋国蒙地,一般认为是现在河南商丘市东北。

庄子但在政治上,宋和其他诸侯一样皆为小国寡民,军事力量相对衰弱。淮泗流域是齐楚两强争夺激烈的焦点,众多小国亦如随风之草,叛服无常,多次被诸强宰割兼并,或者沦为附庸,朝聘纳贡、服从军役。《战国策·宋卫策》载:“宋与楚为兄弟,齐攻宋,楚王言救宋,宋因卖楚重以求讲于齐”。宋王偃时势力有所发展,曾助齐攻魏,并向东北扩张。《史记·宋徽子世家》载:“君偃十一年(公元前318),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战国策·宋卫策》亦载宋康王(偃):“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至公元前256年,宋被齐国灭掉。乐毅率五国联军败齐后,宋之故地被楚、魏瓜分。

庄子庄子生于约公元前369年,(学界关于庄子生卒年有几种说法,本文采用马叙伦之说)正是中国进入了群雄角逐、纵横捭阖的混战时期,庄氏家族从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家庭一下子落泊为平民,流亡异国,自食其力,必然是一个相当难以适应的艰难过程。由此可以想见,庄子的幼年时代生活在一种动荡、忧患的环境气氛中,物质生活上的匮乏姑且不论,庄周那幼小的心灵过早承受了过多过重的压力却是勿庸置疑的。

庄子由于庄氏家族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年幼的庄子在耳濡目染中一定也读了许多书。这大概也是庄子成为一个重内在精神修养的思想家的最为根本性的原因。


逍遥人生

庄子庄子一生清贫,隐逸不仕,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今山东菏泽西南)吏。

庄子对此向来有两种解释,一说以漆园为古地名,庄子曾在此作官;一说解释为庄子曾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没干几年,庄子也就辞官不干了。据《庄子·外物》记载,“庄子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答应等收了地方税金后借他三百金。庄子庄子“忿然作色”,以 “涸辙之鲋”的故事反讥,但庄子家贫是毋庸质疑的。

庄子《庄子·列御寇》这样描写庄子的生活处境,“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为养家糊口,庄子有时还靠编草鞋过活,他见魏王时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破烂的草鞋。虽然一生贫困,但他乐天知命,安贫乐道,淡泊利禄。

庄子有个叫曹商的宋国人,替宋王出使秦国,随从有车数乘,秦王喜欢他,又赠他车辆百乘。返回宋国,见到庄子,说:像你这样住在穷里陋巷,窘困地织草鞋度日,面黄肌瘦的样子,是我不及的;但我见万乘之主而有随从车马百乘之多,是我的长处。庄子反讥道:秦王有病召医,能治好毒疮的可得车一乘,能舐痔疮者可得车五乘,所医治的病愈卑下,得车愈多。你该不是那个舐痔的人吧?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车辆呢?庄子对那些为求荣华富贵蝇营苟且的小人的嘲讽是不留任何情面的。

庄子生活如此困顿,庄子的贤名却是远扬,有人向赵太子赵悝推荐庄子时说:“庄子是个隐士。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可以起死回生,其说可以惊天动地。如能请他前来,定能顺大王之意,又能救民于水火。”国家庄子巧论三剑 一言兴邦,解民于水火,却坚辞千金之赏,功成身退。

庄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楚国是大国,楚王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庄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笑着对楚王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秋水》“曳尾涂中”的故事与此不同,但也同样表现庄子超然物为的精神境界: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两个大夫来见庄子,表达要将国事委托于庄子的意愿。庄子持竿头也不回说:听说楚国有只神龟,死了有三千年,楚王将它用布巾包好放在竹盒里,藏在祖庙的殿堂上。请问这只龟,是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让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呢?两个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庄子说:那么你们请回吧,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好一个不被国事所羁,以快吾志!好一个“吾将曳尾于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廉洁、正直的先哲:他以率性而特立,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正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的觉醒。 庄子由于庄子善于写寓言故事,所以一些处于《庄子》的故事本身未必可信,但也是庄子心灵真实的反映。

庄子庄子一生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层次和大境界,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局限,因此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去体验,努力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正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庄子庄周梦蝶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达到了这种无拘无束的自在境界。“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必有分类。此谓之物化。” 《庄子·齐物论》)当庄周在“梦”的状态下成为蝴蝶的时候,象蝴蝶一样适畅地飞翔、活动,而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庄周。当他惊觉的时候,则分明知道自己是庄周而不是蝴蝶。梦与觉都是真实的,那么到底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这种在梦境中灵魂离开肉身与神秘世界无碍地交往,正是人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内心的体验。

庄子他对人体生命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反映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宇宙原初没有天地万物,只有浑然一体、弥漫无际的气。天地万物乃至人类都是由气变现出来的,最终仍然要回归于浑然一体、弥漫无际的气中。因此,人的生死不过是伴随着气的变化而游移,气聚成形,气散则死。人生人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有穷尽,都是大自然循环往复过程的展现。所以不必为生而喜,为死而悲。


南华真人

庄子庄子所处的时代是个大动乱大变更时代,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合纵连横辩家鹊起,百家争鸣诸子荟萃,形成了“经籍时代的中国”和“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庄子作为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文学史杰出的文学家。唐玄宗时,庄子被追号为“南华真人”,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到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通真君”。唐李白 《大鹏赋》:“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庄子《庄子·应帝王》中有一个凿死混沌的故事。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混沌。倏与忽很要好,经常相聚。为了方便,相聚地点选在了距离两人住地等远的中央领域。混沌作为东道主,非常热情,为倏、忽的相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倏与忽都特别感激。二人认为,人人都有七窍,唯独混沌上下无别,内外无分,囫囵一个,没有七窍,为了让他像常人一样享受畅快的生活,二人便每天为混沌凿通一窍。七窍全部凿通后,混沌有了人的形态,可是却死了。

混沌为什么死了?因为破坏了他原本的样子,损害了他自身的本性。他原本是混沌沌、无所分别的,现在有了七窍,有了分界,失去了原貌;他原本是混混沌沌的、无所分辩的,现在有了七窍,开始辩物,失去了本性。

庄子故事中的混沌代表的是道,代表的是宇宙的原本,代表的是人类之初,代表的是人生之始。大道本来是浑然一体,无所分界的,宇宙本来是混混沌沌、无有南北的,迷迷昏昏、无心无欲的,可是由于天地的开辟,破坏了大道的同一,由于万物的滋生,破坏了宇宙的混蒙,由于人类的开化,破坏了原始的敦厚,由于智能的开发,破坏了孩提的童真。从此大道的同一隐没了,宇宙的混沌消散散了,人类的纯朴泯灭了,婴儿的童真遗失了。

庄子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庄子的道家主张。据《史记》记载: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庄子可见,庄子学说的出发点,是老子以道为万物之本的宇宙论。是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挥。如果说“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

庄子庄子的“道”是天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万物是由“道”衍生出来的。“道”又是自然无为的,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 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

庄子就好比治理国家,庄子认为,天地人世都有一个自然的秩序。顺应着这个自然的秩序,天地人世就和谐;违背这个自然的秩序,天地人物就混乱。君王所要做的就是无为而治,维护天地人世的原本秩序,顺应自然规律,天下自然大治,即所谓“帝王无为天下功”。在他看来,之所以出现无道的乱世,正是由于为王、做官者意图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念改造它,使它失去了自然的本性,失去了往日的和谐,造成了物与物相克、人与人相残的混乱局面。

庄子这样的局面虽然是令人忧心的,但却不是人为的力量能够改变的。越是想用人为的力量去改变,就越是乱上添乱。比如桀无道而商代之,纣无道而武伐之。这些所谓的代换,在庄子看来,都是以暴代暴,都是出于私利,发于主观,都在背逆自然。这不但与保全身体和维护生命相背离,而且与人性的纯朴和品德的高洁相违谬。所以有志之士只有洁身自好,不与为伍。这应该是庄子拒官的根本原因了吧。

庄子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因此根本用不着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庄子庄子为人达观,很善于养生,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先秦时代,他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算是十分罕见的了。

庄子庄子曾经讲过疱丁解牛的故事,其寓意非常深刻。疱丁是一位宰牛的屠夫,其宰杀菜牛的技艺十分高超。一般屠夫宰牛,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即使是技术高明一点的屠夫,也得一年换一把刀;而疱丁宰牛19年,竟然从来没有换过刀,屠刀仍然像刚刚磨过的一样。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原来一般屠夫用刀乱斫乱砍,刀上很快就出现缺口;技术好一点的屠夫亦不能避免损伤刀具。惟有疱丁进刀时能避开大骨节和筋脉结聚之处,专找筋肉肌骨之间的缝隙进刀。因而避免了刀具的损伤。庄子说这个故事蕴含了深刻的养生道理,故在《庄子》一书里写道:文惠君曰:善哉!吾闻疱丁之言,得养身焉。


激情与超脱

庄子庄子超脱。“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浓缩了读书人的处境与追求,庄子不同,他始终是乡野之人,而不是巡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得到赏识重用,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也不是找别人辩论,试锋芒。他“只在僻处自说”(朱熹语),告诉人们如何寻找心灵的自由与清净,不要在纷争诱惑中丧失本性,告诉人们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游刃有余”地养生。庄子一生洁身自爱始终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即使“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也始终不改初衷。

庄子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庄子的哲学是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庄子庄子壮美。《庄子》一书,多次提到“天地之美”,即言天地间包孕着万物之美,而道生天地,覆天载地,雕刻各种物体的形象却不显露技巧,那么天地之“大美”,就是道的自然无为的表现。道是美的最高境界,得“道”,就获得“大美”,获得最高的审美享受。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一切也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属于生命的一部分。超功利的物我统一,我不取消物,物不统治我,“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逍遥游》),“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正如他笔下的鲲鹏形象、神人、至人、真人形象,都是磅礴万物、挥斥八极的人物,不为琐屑的世俗外物束缚,翛然往来,自由自在,与天地融为一体。充分肯定了人与无限宇宙的自由。

庄子庄子激情。他磅礴,气势浩大;挥斥,奔放、放纵。追求一种超出有限的狭隘现实范围的无限阔大之美。他的笔下主体等同于无限,给人审美愉悦,令人欢欣鼓舞、奋发昂扬,感受到人类精神力量的自由伟大,如屈骚、汉赋、李白之诗、张旭怀素之书法。

庄子庄子用诗性的语言描述一切,他使这个世界充满神奇和趣味:曾经“庄周梦蝶”梦境和现实的差距,他与时人惠子有“安知鱼乐”的精彩辩论,完全打破常人的思维展翅鲲鹏……他塑造了那么多超凡脱俗却又激情满怀、充满人性的形象,汪洋恣肆的想象,缜密精微的哲理,生动细腻,挥洒自如,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了解庄子,品读《庄子》,我们必须抛开已有的认知,打破一切囿限,否则就是“以管窥天,以锥指地”(《庄子·秋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