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顿:爱因斯坦的咖啡馆

 Winfred吴 2017-09-27

莱顿:爱因斯坦的咖啡馆

莱顿:爱因斯坦的咖啡馆

莱顿:爱因斯坦的咖啡馆

莱顿:爱因斯坦的咖啡馆

莱顿:爱因斯坦的咖啡馆

 

十年前,我在海牙工作的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莱顿。

第一次听说莱顿是因为来顿大学。那时候,离开熟悉的文化圈,加上又不懂荷兰语,对中文书籍有一种苦闷的相思,于是在到荷兰的第二个月就开始寻找中文书。海牙市立图书馆、鹿特丹图书馆都有一些,但最丰富的还是在莱顿大学。莱顿大学汉学院的图书馆是荷兰唯一的一所中文图书馆,藏书量是欧洲各国中文图书馆中最多的。令人欣喜的是近现代文学作品非常全面,当然很多是台湾出版的繁体书,虽然有点费劲,看着也是很过瘾。莱顿大学也是荷兰唯一设有中文专业的大学。

一来二去,认识很多在莱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大多选择的是建筑、生物专业。有一对学生夫妻很年轻,当时的他们------妻子二十四岁,丈夫才十八,自嘲是为了“搭伙”、省房租结合在一起,不过即便如此,年轻还是有年轻的浪漫。他们在莱顿古老而庄严的市政厅里登记,一群小伙伴们像八十年代摇滚青年一样,穿着借来的西装、骑着“二八大车”、唱着闹着穿行在莱顿的石板路上,摇着自行车铃见证这一幸福时刻。在“叮铃铃”的欢笑声中,他们成为了荷兰法律意义上的夫妻。通过他们,我也看到了莱顿的另一个样子。

从火车站出来走不了五分钟,远远地就看见这座大学城的灵魂所在:运河。沿着运河右侧是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左侧是一个美丽的公园,里面有一架作为博物馆开放的风车,人们好奇地走进去,风车内部的工作和生活场景在眼前铺开。一切并不神秘,倒是十分小巧可爱,因为空间有限,桌子、椅子、床铺都好像是为森林里的小矮人设计的。从风车里出来,再往前走几步就到达两条运河的交汇点,桥边有运河旅游船的码头。过了桥,进入哈勒姆街。这条街是莱顿最大的商业街,不过莱顿并不是商业购物的好地方,货色不多、价格不菲。沿着哈勒姆街走上500米左右,到达一处十字路口,往右一转,就到了运河河畔。

较之阿姆斯特丹,莱顿的运河比较窄,船只少了很多,没有船屋,只有三三两两的绿头鸭了无生趣地划来划去。运河边停了很多车,就卡在没有护栏的河边,叫人看着提心吊胆。河边有一条著名的胡同Weddesteeg,这里是17世纪油画家、光影大师伦勃朗的出生地。也许是继承了伦勃朗的艺术基因,莱顿没有一处简单的白墙,上面不是用古老的花体字书写美好的情诗,就是用伦勃朗式的明暗刻画逼真唯美的图案。每每到了周末,运河两岸搭起大帐篷,出售各种瓜果蔬菜、旧书古玩,还有不少中国制造的小工艺品、服装鞋帽。这样的露天市场是欧洲移动的景点,每一个生活化的细节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比如在西班牙,这样的市场一定人声鼎沸。但是在荷兰,卖主们并不高声嚷嚷,他们细声细语地打招呼,顾客不温不火地砍价,将荷兰式的冷漠与精打细算演绎得活灵活现。

莱顿的房子大多只有两三层高,灰白色、咖啡色、温暖的橙色彼此相交,在运河畔相依相偎,从17世纪以来就歪歪扭扭却总也不倒。一个小屋挨一个小屋地逛去,就像走进公主的闺阁,一个个精致典雅的小店展示着莱顿小日子多姿多彩的美好。在那些弥漫着旧时味道的古董铺子里,一枚象牙黄的胸针就会把你弄得神魂颠倒。走进散发着印度浓香的尼泊尔饰品店,迷人的南亚风情一下子把情绪拽到了印度洋上空。还有荷兰人不可缺少的奶酪店,是臭、是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那些艺术系学生自产自销的手工作坊个个文艺范儿十足,百看不厌。还有香味扑鼻的餐馆、红粉绚丽的糖果店、美轮美奂的首饰店、典雅安静的书店……

起初以为莱顿就这样了----一座静谧而古老的大学城,直到见识了它的咖啡馆文化。一次,年轻的学生小夫妻在鹿特丹郊区花房里打工挣了些钱,带我来到一家叫做“爱因斯坦”的咖啡馆。咖啡馆沿河而建,我们去的时候天还亮着,本以为不会有太多人,谁知道一进门仿佛来到了古罗马大浴场。每个人都在高亢激昂地大声宣讲着自己的某个见解,声音之大在欧洲实属罕见。我们坐下后,点了几杯德国啤酒,浓郁的麦香和酒精很快把我弄得飘飘然、晕乎乎。一时间,咖啡馆的墙壁似乎掀起了波浪,爱因斯坦的大幅素描画像一起一伏地,像是随时要剥离于墙壁飘到我们中间来。不远处高谈阔论的男生带着斯文的金边眼镜,说话的声音却犹如擂鼓一样“轰隆隆”又闷又响。又一瓶啤酒下肚,这男生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近。直到他那闷雷在我脸跟前打响时,我才意识到,他是真的靠近了,并且有话要说。他开始和我们畅谈社会、历史,不时地蹦出几个可怜的汉语单词,和他那从喉咙里咳出来的荷兰腔英文搅和在一起,一股一股地从喉咙深处翻腾出来。很久以后,当我再回想那个场景的时候才意识到,他那时的大概意思是:历史是美好的但也是沉重的,要卸下历史重担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建设当下的社会。说实话,对一个从1463年才正式成为国家的荷兰人民来说,能悟出这么个道理真是不简单。看来咖啡馆特有的氛围对人的分析能力是个良性刺激。

运河边上有不少这样的咖啡馆,在里面高谈阔论的大多是莱顿大学的学生。年轻的学生小夫妻是典型的理科生,言语不多,对咖啡馆里争得面红耳赤的那些话题也不太关心。但是他们没事儿就会找一家咖啡馆坐一坐,按他们的说法,这才是真正的莱顿。而那家爱因斯坦的咖啡馆是他们的最爱,因为从那里出来,走不了多远就是他们常常购置生活用品的露天市场。我多少觉得,如此安排生活的方式很有哲学家的美感。

六年以后,他们离婚的消息通过Facebook显示出来。我又想起那时的咖啡馆,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耳畔摇响。

 

(选自《镇上时光》2014年,重庆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