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当地时间中午, 伦敦一地铁站发生爆炸, 经确认, 该爆炸是由于乘客手机充电故障导致。 给大家科普一下, 伦敦地铁建造并通车是于1863年, 目前来说伦敦地铁质量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仍然存在破旧、没有空调、脏乱、 没有安全保障等问题。 但是昨天竟然爆出了这么大一事件, 不经让人后背一凉, 然而在上海虽然没有出过爆炸事件, 但是由于地铁安检疏忽导致乘客受伤的也不少! 9月4日2时30分, 9号线肇嘉浜路站一车厢内一女乘客受伤。 某大学两名医学院学生携带“干冰” (置于保温杯内), 乘车过程中杯内气体膨胀导致杯盖弹出, 致一女乘客下巴受伤。 过程中,保温杯内“干冰”气体溢出, 致同车厢少数乘客惊慌。 关于这个, 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峰子:本来我还是很配合的。后来发现安检员不仅不仔细查验,而且连单肩/斜挎的小包也要伸出胳膊招招手,好像招财猫一样,又不强行阻拦,只有我傻愣愣地停下脚步。于是我也阔步向前了。 @momo沐:最重要的是赶时间,每天都要赶时间,所以说上海是做快节奏的城市,不过对于最近频发的恐袭时间,还是检查包裹为好。 @由礼:不喜欢安检,因为洁癖,机器脏。安检员不一视同仁,只拦双肩包,不拦单肩包。双肩背书背电脑的表示不服。之前尽量配合,随身带消毒湿巾,安检完后擦拭全包。 @江夏雁:安检做不到100% 就是0%。 @狼男不分:发现了不少评论里出现安检设备太脏,其中还看见一个人评论说素质低下的安检员简直侮辱被检查者,很讽刺啊。 @Desperado:因为没被炸过。 @zacks phjill:我并不反对安检,只是反对一切流于形式的东西。 @汤姆:一次我带了瓶止汗喷雾,结果被拦住了,安检小哥指给我看,包装上其实有易燃标志的,很惭愧,最后我也就直接丢掉算了,虽然还是新的有点心疼,但也没办法。 可是在上海,有一个很奇怪的定律, 人们都不喜欢安检,地铁安检也形同虚设, 在前段时间曾有 “为什么上海人这么讨厌地铁安检”、 “地铁安检到底对人身安全有没有保障” 等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 网友表示每次过地铁都喝水喝的想上厕所, 也是醉醉的, 也有网友说地铁安检虽然不规范, 但是仍然是有效果的。 针对类似现象, 很早就有网友提出过对上海地铁安检, 太宽松的担忧: ∇ 为提高轨道交通安检效率, 上海部分轨交站点试点配备两款可自动识别 可疑液体和爆炸物的安检仪 及读取身份信息的安检门, 在轨道全路网实行“每站有警”勤务布局, 并首创轨道车站盘人查物飞行临检机制等。 据了解, 上海轨道交通共设立700个安检点, 配备6000余名安检员及X光安检仪等设备。 上海地铁安检全面升级, 全力维护轨交公共安全。 在每座车站进站闸机口开展全覆盖安检, 按照“安检量与客流量”相匹配的原则, 做到高峰时段“安检率最高”、 平峰时段“逢包必查”、 重要时段“等级提升”。 1号线徐家汇站9号口有一种新型安检仪。 外观与普通安检仪没什么差别, 只是多了一个小显示屏而已。 最大特点是自动识别可疑液体和爆炸物, 并通过不同颜色提醒安检员。 显示屏上呈绿色:无可疑物; 橙色代表里有无法识别的物品; 红色则代表着已经发现违禁品。 上海警方将始终坚持反恐最高标准, 织密轨交区域进站安检、多警巡逻、 视频巡查“三道防线”, 依托科技信息化体系, 加强车站重点部位全天候视频巡查。 同时还将加大在轨交区域的便衣警力投放, 散发小广告、 乞讨等治安顽症的打击整治力度, 主动发现、及时处置 可能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的可疑“人事物”。 出门在外, 大家都会非常注意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 虽然, 有时候地铁安检的工作人员会存在态度问题, 不过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安全为前提, 小伙伴们曾经在乘坐地铁中 发生什么有趣或者令你难忘的事, 欢迎在下方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