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爱与心智,对孩子的重要性 |婵琴

 真友书屋 2017-09-28


看一条视频,年轻妈妈哭诉丈夫有外遇,三个多月没回家,绝望愤怒之时,拉着孩子一起跳楼,以此惩罚丈夫犯下的错误。镜头里,最无辜的是孩子,她反而拽着妈妈在空调外挂机边缘,不停哭喊:“妈妈,我不要,妈妈,我不要……”也试图阻止自己的妈妈,让她别跳。


看到那一幕,悲从心涌。


在成人心智被击溃,情绪不够稳定的状态下,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牺牲品,他(她)们也要因此承担父母在婚姻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还见过一位十二岁的女孩,心性十分孤僻,脾气暴躁,对人充满敌意,说话眼睛不敢直视他人,一旦有空休息,就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完游戏。


后来了解,才知孩子父母离婚,父亲长期不回家,母亲在市区有一份临时工要做,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抚养,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对她显然疏于教导。


有记者问女孩的妈妈,为什么不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她说:“自己要工作,也没时间和精力管她。只能周末或节假日带她去我那住住。”


孩子听完,一脸无辜,放大声量:“你口口声声说,没时间管我,怎么有精力谈恋爱?你们当初为什么要生下我?同学们经常嘲笑我是没人管的野孩子。”话语没落,孩子眼泪唰往下流。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孩子内心深处,对一位年轻妈妈的愤怒与抱怨。似乎是她压力心中许久的伤心。


那一刻,年轻妈妈丝毫不觉愧疚,马上回击:“要不是你,我早就离开这个城市了。你有没良心,这样对我说话……”母女之间相互的怨仇与敌意,丝毫没有温暖与爱意,隔着屏幕,深刻感受到了她们被扭曲的关系,及难以弥补的伤害。


我想这种愤怒与抱怨,若孩子在成人后,不懂得如何和解,应该会像毒素一样,融于她的血液和骨髓,影响她日后的生活与情感。


我甚至会想到,如没有足够的智慧与包容心化解过往一切,待成人,有了自己的婚姻,她或许会不自觉地,深陷过去所无法弥补的伤痛里,并对她的伴侣、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由此会延续她母亲的命运,带来新一轮的痛苦。


就如同一位曾经离婚后的母亲,频繁在女儿面前讨伐前夫的不是,让孩子归于自己的姓氏。以至于女儿成人后,不再相信男人与婚姻,也很难从妻子或母亲,这样的身份中获得真正的幸福。


不管它是有意还是无意,作出的判断与言论,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母亲是影响女儿未来思维重要走向的源泉。


这样的母亲,因为自身的匮乏与缺失,她们也很难将爱与理解、宽容与自我和解这样的教育理念,传递給自己的孩子。若孩子足够懂事,或许她们会教会母亲如何去爱。


当然,也有非常多幸运的孩子,即便他们的母亲在情感或婚姻中遭受打击与创伤,她们依旧具备强大的爱心与责任。比如:“不管自己如何被伤害,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对前夫心生恨意;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她始终愿意让孩子在母爱的光照下,快乐成长;她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与意愿,让他们自由生长;她还愿意给予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让他们懂得独立、理解与爱的重要性。“


这样的母亲,因为自身具备爱的能量,也有和解生活的本领,血液里流淌着一颗无量心。所以,她们即便不那么走运,抓了婚姻那一张糟糕的坏牌,也能将它转化为正念,从绝境中突围;她们或许一不小心踩入生活泥泞的道路里,也能即刻避免尴尬与沮丧,继续拧起鞋,优雅转身,快乐前行,觉察生活的无常与美好。


作为孩子,也避免了伤害与痛苦的轮回。


生而为孩母,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让他们一生都能在平静与愉悦中生活与工作;至少,我们可以在行使母亲这一有限的职责期内,保持心智的成熟、情绪的稳定,持续与自己和解,让孩子不再继承那些曾经停留于过往不良的恶习与伤痛中,让关系趋向爱与理解的方向行走。


俗话说:“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应该没有哪位母亲在自己受苦的同时,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跟着一起受苦,背负苦痛。而所有的被迫无奈,大抵是因为自身的无明与心智不够成熟,也无力做到宽恕。


若有一天,我们修习了正念,学会了与自身的和解,感受到了一只动物受伤的疼痛,就是我们自身肉躯的疼痛。那一刻,我们或许才能真正了悟真爱、平和的意义,我们也能以母亲的慈爱之心,呵护自己的孩子,让她(他)免于无辜伤害。


我们也能通过了观他人之苦,做到真正的怜悯与温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