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庄子》:专注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28

孔子一行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手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粘蝉。老人家的水平很高,粘树上的蝉就象在地上捡石块一样,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半筐。

蝉是一种很警醒的昆虫,小时候捉蝉,离它三尺远它就“嗞”的一声飞走了。驼背老人仅凭一根长竹杆,粘蝉就象在地上捡石块一样,功夫当真了得。

孔子是个好学的人,见老人家技艺如此高超,惊讶得好久才把张开的嘴合扰来,他立刻走上前,深施二礼,向老人家请教:“老先生,你技艺如此高超,有什么窍决吗?”

老人家说:“我当然有诀窍。刚开始的时侯,我把两颗弹丸放在竹杆顶上,苦练了两个月,弹丸不会坠下来了,这时候粘蝉就很少失手了。我又把三颗弹丸放在竹杆顶上,又苦练了两个月,弹丸不会坠落下来了,这时候去粘弹,十次只有一次失手。最后我把五颗弹丸放在竹杆顶上,又苦练了两个月,弹丸不会坠下来了,这时候去粘蝉,就象在地上捡东西一样了。虽然如此,我粘蝉的时候,站稳身体,就象直立的枯树干,我举起手臂,就象枯树上的枯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在我眼中只有蝉的趐膀,我不会想东想西,给我任何东西都不会影响我的注意力,这样怎么会粘不到蝉呢!”

孔子听了,大受启发,回头对弟子们说:“用心专一,不分散心神,表现出来的作为如同神明一样(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个驼背老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呀!”

这个故事见于《庄子.达生》,它告诉我们两点:

第一,任何一项技艺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够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的程度;

《庄子.智北游》记载了一个故事。大司马家有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家,他做的带钩(古人系腰带,腰带连接的工艺品叫带钩,类似于今日的皮带扣,多用青铜和玉手工制作)非常精美,不仅美观,而且丝丝入扣。

大司马问他为什么做得这么好,有什么门道吗?他说,我二十岁开始做带钩,六十年来,“与物无视也,非钩不察也。”六十年,别的东西看都不会看一眼,除了带钩,经过长期的磨炼,做出来的带钩自然出神入化,无可匹敌。

第二,除了磨炼自己的技艺,还必须心神专一,对你工作的对象保持足够的专注,才可能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

棋圣聂卫平有一次在日本棋院与人神侃打桥牌,恰巧被吴清源先生看见了,吴先生说了一句话:“搏二兔,不得一兔。”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一点,就如把全身的力量集中于一拳,其爆发的力量和取得的效果又岂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所能比哉!

日本有一个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被尊为日本的国宝,他做的寿司,美仑美奂,令人不忍下箸。他有什么秘诀呢?和作带钩的老人一样,那就是一辈子只专注一件事,做寿司,几十年下来,竞然把寿司做到了极致。

他说:“一旦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关键。”

小野会找最好的食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而不在乎成本,而只为做到最好。为了保护做寿司的双手,不工作的时候永远戴着手套,甚至睡觉的时候也如此。

工匠精神是最近特别流行的词,什么是工匠精神,专注,长期的练习,对金钱的欲望淡一点……

当下的一些年轻人,一年可以跳十次八次槽,为了收入高一点不惜放弃好多年的工作,是离成功更近,还是更远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