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甘斌:5G已从标准研究阶段走向预商用阶段

 龙潭今语 2017-09-28

  9月28日下午消息,在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华为公司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甘斌作在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5G的革命性技术和应用创新》的主题演讲。

  甘斌表示,今年整个产业取得的最大的一个共识,就是5G的标准在18年Q2能够完成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整个共识的最核心点是我们面向eMBB要完成的第一个完整的控制标准,到了2018、2019年,尤其下半年将会完成面向URLLC、mMTC和eMBB的标准。

  他认为,5G首先要达到一个小目标,就是在eMBB方面要超过4G。而在eMBB方面要成功,也有两个要点,第一是要相对于4G有10倍以上的体验的提升,另外一个要点是相对于4G需要10倍以上的比特成本的下降,“有了这两个点,我们才会有可能会超过4G的成功。”

  除了标准、技术和研究方面,甘斌表示华为也会在产业促进方面进行推进。比如成立的Xlab,和业界合作伙伴,在全息投影、车联网、无人机和智能制造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的合作。华为也会利用遍布全球的11个研发中心,和中国、日韩、欧洲的合作伙伴运营商一起进行联合研究,定义产品需求和节奏,希望把5G早日带给用户。

  “综合起来我认为,5G现在已经从标准研究阶段走向预商用阶段。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整个5G的行业伙伴们一起共同努力,开放协作,联合创新,才能够实现5G最后的商业成功,也能让我们中国的5G实现盈利的目标。”(张俊)

  以下为甘斌演讲全文:

  今天我的材料分成两个部分。我先简单回顾一下华为在第二阶段的一些进展,还有就是对于后面的一些思考。

  从现在开始整个的5G产业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尤其是我们今年17年整个的产业取得了非常大的共识。最大的一个共识,就是5G的标准在18年Q2能够完成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整个共识的最核心点是我们面向eMBB要完成的第一个完整的控制标准,那么到了18、19年,尤其我们下半年我们将会完成窄构,以及面向uRLLC、面向mMTC和eMBB的标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华为公司的一些关键技术,包含编码、多址、还有一些复合核心技术,都已经进入了UNIT 15(音)的标准。而且在今年或者明年就会冻结。而且还有很多技术,也会在UNIT 16(音)上(进行实现)。

  另外刚才介绍过程当中,虽然没有公布厂家1234,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标杆性的数据,都是我们华为贡献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代表了IMT-2020(5G)推进组对我们华为公司的一些肯定。

  我们在第二阶段实验当中我总结了6个点:

  第一,最高的小区的容量。因为无线频谱的效率,还有小区的容量代表了每比特成本的下降。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还有一个最低的时延,高带宽、低时延就是5G的一个核心指标。另外还有最多的网络连接。还有最全的频率,包含3.5、4.9、26、39,我们都提供了相关的实验。另外我们还提供了最完整的预商用系统,包含我们的核心网、包括我们的基站、还有小型化终端。还有第二阶段当中也提供了车联网,还有视频点播、无人机等各种各样的业务,为我们后面的5G各方面的万物互联提供了一些参考。

  那么在核心网的测试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所以核心网的网络架构用了全云化的理念进行了一些改造,所以其实这个5G的核心网的改动、变化、变革是非常大的,那么前面我们提到了孵化的架构,那么孵化的架构就是可以把我们未来的通过组件、把这个功能切成一个一个组件,根据我们的业务的需求,能够自由组合、能够非常快速地上线,能够提供我们业务的提升能力。另外这个转发和控制分离,包括灵活的网络架构,包括后面提到的网络切片,还有提到的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这些都是跟我们的网络架构带来未来5G的万物互联提供非常好的网络基础。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方面的功能验证,在这个功能验证的时候满足了ITU的要求,包含大用户速率、还有非常短的时延,还有我们很多互联的技术。

  第三,我们和联发科完成了室内的对接,还有正在和英特尔在对接中,还有和中外的四个厂商完成对接仪表的一个方面的测试。那么前面这几个部分,我主要是简单地回顾了一下华为在整个第二阶段当中的一些工作。下面这个部分,我想因为5G从我们的研究标准逐渐开始逐步走向预商用的过程了。那么在这个5G是否能达到4G的水平、甚至超越4G呢,因为移动的老总提出5G改变社会的这样一个宏观的目标,我们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因为有好的技术、好的标准、好的产业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那么4G从我们现在在中国5年时间段内,从短短的已经有了8-9亿用户,有了100-200万的基站,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在座的所有人的生活。那么5G能不能达到4G的目标,甚至超过4G呢,其实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刚才标准当中,我们在讲标准的进展,标准已经在第一个阶段定位为好了要面向eMBB,在5G我们首先要达到一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就是在eMBB方面我们要超过4G,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基础要达到未来一个万物互联的网络,取得这样一个成功,反正难度非常巨大。

  如果要达到eMBB的话,我认为在eMBB方面要成功,我们认为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要相对于4G有10倍以上的体验的提升,另外还有一个要点,在相对于4G、我们需要10倍以上的比特成本的下降,所以我认为有这两个点,我们才会有可能会超过4G的成功。我就不细讲了,因为左边是一个业务的驱动,就是未来我们不管是8K、AR、360,这些业务对我们来说边缘的速率达到100M,我们中国现在从16年之内的5年内,每个人对通讯业务上的支出应该会有大幅度增加,所以运营商的成本会增加,所以对5G的要求要达到10倍以上的比特成本的下降。到了5G这个阶段,因为5G带来很多好的特点,我们有3.5的200M还有4.9的200M,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因为我们现在100M或者200M这样一个大的核心,或者和我们Massive MIMO这个技术的一个结合,那么能达到我们刚才说的两个目标。

  前面我讲了C-Band,对于高频来说我们刚才提到了很多研究,高频有衰减快、穿透能力差这些弱点,但是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反射能力强,每个都反射一下信号叠加也不错,四类玻璃墙反射效果也很好,而且频段就是800M、1G的频宽,用在室外的热点容量,用在室内的热点容量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是高低频协同。我们在这个地方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到了5G的时候,我们应该围绕C-Band为核心,大带宽为核心来构建我们的5G网络。只有通过这样,才能够达到我刚才提到的10倍的体验提升,十分之一的比特成本未来的一个商业目标,使能5G的商业成功。

  除了标准、技术和研究方面,华为也会在产业促进方面,未来要成功,我们上面的应用要成功,才能够促进我们整个网络的成功,所以华为在这个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包含我们有一个Xlabs的架构,可能以前我们胡总曾经在各个场合宣布过我们成立了一个Xlab,和业界顶尖的合作伙伴,包含在全息投影、车联网、无人机和智能制造,在各个领域也进行了一个深入的合作,车联网我们也在怀柔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展示。

  在这个过程当中,华为利用我们遍布全球的11个研发中心,和顶尖的全球的中国、日韩、欧洲的合作伙伴运营商一起进行联合研究,定义我们产品的需求,定义我们产品的节奏,我们希望把5G的第一天能够带给我们的最终用户。我们利用全球的研发能力和刚才提到的各个垂直行业伙伴一起进行深度合作,也成立了5GAA的组织,提出各个垂直行业对5G网络的需求。这样的话,才能把他们的业务真正的在5G的网络上工作起来。我们和整个产业伙伴,包含MTK、英特尔、展讯,还有刚才提到的各个测试仪表厂商进行深度的合作,希望能够把5G尽快的带到千家万户。

  综合起来我认为,5G现在已经从标准研究阶段走向预商用阶段。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整个5G的行业伙伴们一起共同努力,开放协作,联合创新,才能够实现我们5G最后的商业成功,也能让我们中国的5G实现盈利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