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币五十珍之第十珍——大泉五千

 钱首相小泉 2017-09-28

  成色年代:公元239-246年。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公元238-246年)所铸大钱。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五千。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另有大泉当千、大泉二千,传世也较少。

  大泉五千传世极少,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亦鲜有发现,2011年嘉德秋拍出品一枚,估价200~350万元,未成交。


  大泉五千是三国时代江东吴国孙权所铸之钱,铸于嘉禾五年至赤乌九年期间(公元236-246年)。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吴五铢五千枚。存世量极其珍罕,曾被华光普先生列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是继王莽铸“金匮直万”与“一刀平五千”钱后,最大的虚值钱。一般出土于长江下游三国时期吴国地区。然而,近年北方黑吉辽及内蒙北京河北山西七省市竟屡见出土,势头和数量都远超吴国旧地。这大概和辽灭晋,金灭辽北宋,元灭金南宋,南方财货尽被掳到北方有关。

  根据金质契丹风格“大泉五千”钱的出土地点及历史传承的地理关系,与金钱形制、铸制工艺、和契丹前后期钱币承前启后的关系。可以确定这枚金质契丹风格“大泉五千”钱,是一枚北朝时期生活在阿拉木伦河与潢水间地区契丹人仿铸的祭祀钱。

  金质契丹风格“大泉五千”钱在赤峰地区的发现,再次证明契丹人铸钱的上限,是伴随着契丹族的出现而出现,是和汉族人私铸盗铸,不需要矿山钱监也能铸钱一样地铸出钱的。它说明契丹工匠对铸钱工艺的掌握并不比汉人差,简单的铸钱工艺没有必要非得汉人来教契丹人才会。事实说明我国的钱币史上,关于契丹人文化落后,很晚才会铸钱的提法很荒谬,可能是一些根本不懂铸钱方法的书呆子,拍脑袋想当然地胡诌出来的。北方七省区近年辽金钱的大量出土,说明北方民族钱币史必须重写,必须还北方民族钱币一个公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