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秋高气爽的西安 2017-09-28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宋旭(1525―1606年后),明代画家。字初穤,号石门、嘉兴(今属浙江)石门山人,(明画录作字初旸,式古堂书画汇考作字初旸,号石门)。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景西居士。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为“苏松画派”的先声,为吴门派支流。博宗内外典,通禅理。善山水,兼长人物。万历间名重海内。师沈周,学有师承,故出笔逈不犹人。其山头树木,苍劲古拙,巨幅大幛,颇有气势。与云间莫廷韩,入芟山社绘白雀寺壁,时称妙绝。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柳荫垂钓图

《柳荫垂钓图》轴,现藏于武汉博物馆,纵135厘米,横53厘米,纸本设色。

画面严谨大气,意境幽静隽雅,笔墨朴茂,设色古雅。所绘仲夏山川美景,远处山峦巍然绵延,丘石嶙峋,林木浓荫苍翠。群山中有数间楼阁房舍,碧瓦飞檐,有的轩窗洞开,露出帷幔帘卷,似有人临窗观景。山脚下一泓湖水绕山而流,河面宽阔,水流澄澈,山色丛树倒影隐映波光潋滟;河流上一座木桥横跨,湖岸浅滩边柳树浓茂苍劲,枝叶繁密,柳丝垂拂;河边一株歪脖柳树,树干欹斜伸向河面,垂柳枝下,一只乌篷木船泊于水面,船首一头戴斗笠、盘腿而坐的渔翁正于水中垂钓,意态闲雅。整幅画布局高远而浑厚,远山近水纹络清晰流畅,尤其是山峰丘崖以险峻取势,青松、柳树以轻柔为美,峰峦树林,各显风姿。用笔精致娴熟,苍劲古拙,苍中带秀,柔中寓刚,房舍、楼阁、拱桥以工笔描绘,细密精致;峰峦用干笔皴擦,墨晕渲染,深得元人山水笔意之妙。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万山秋色图

《万山秋色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140.6厘米,横28.9厘米,纸本设色。

采用高远式构图,图绘山中秋景萧瑟清远,远处山峰层峦叠嶂,逶迤而下,峰头丘壑古木丛杂,霜染红叶,间有楼阁屋舍、飞瀑溅流掩映其中;山脚下枯松参天,乱石棋布,溪随路转,水流潺潺;溪畔小径上一文士正策杖下山。此画布局疏密有致,设色清冷淡雅,水墨秀润苍拙,山顶多以“矾头”和杂树点缀,有五代董源山水遗意;此外,山石多染少皴,杂木丰茂,造景气势险峻,笔法萧散,从中亦可见元四家的影响。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城南高隐图

《城南高隐图》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横32.5厘米,纵67.5厘米,纸本水墨。

此幅画面明净简洁,笔法古拙凝练。运用三段式构图,所绘远处景物萧疏,城墙逶迤,城内楼阁、高塔、屋舍掩现其中,若隐若现;城外杂树繁茂成林,茅屋数间错落有致;中间一条大河横穿,河面清澄宽广,江面上正行驶着一只乌蓬小舟,一人端坐船头,远望江景,一人于船尾摇橹;近景右方有一带院落的茅草小屋,屋内一头戴冠帽的隐士正静坐观赏院内花卉,旁边有一小童待立;院外几株古树,苍劲浑朴,枝干遒劲,枝叶葱郁;左侧小拱桥上,一老者正曳杖缓步而来。该图构思精巧新颖,画境悠远隽秀,城内城外,一虚一实,流水、棹舟,城楼、古木,一动一静,有力地衬映了画中隐士超凡脱世、寄情山外的高远情思。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宋旭 罗汉图册 绢本设色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宋旭 万历壬寅(1602年)作云庵访友图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宋旭三奕图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明 宋旭 举杯邀月图

明 宋旭 溪山高远图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明宋旭 万方来朝图立轴绢本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明宋旭深桥曲径图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宋旭美人消夏图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明宋旭关山雪月图南京博物院藏

峦光山色 朴茂静穆

明宋旭达摩面壁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