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赞”学堂034】鞍区4种肿瘤诊断要点

 zskyteacher 2017-09-28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鞍区肿瘤




(一)垂体瘤

1要点:


MRI动态增强微腺瘤强化与正常垂体不同步,强化于正常垂体,在微腺瘤的诊断中有较强的特异性。典型大腺瘤呈雪人征。瘤体长轴常垂直于鞍底不向后倾斜或稍向前倾斜。


2、概述:


是成年人常见的鞍区肿瘤,好发中青年,泌乳素瘤多见女性,男性者青春期多延后,瘤体较大,且易囊变、坏死。微腺瘤﹤10mm,大腺瘤﹤10mm,巨腺瘤>4cm,两者之间为大腺瘤。


3、影像表现:


MRI平扫①大腺瘤突破鞍膈形成鞍内、鞍上肿块,冠状和失状位呈雪人征。②微腺瘤常无形态学异常,直径征象仅为垂体稍增大,间接征象更重要垂体左右不对称和垂体柄偏移。80%的大腺瘤T1WI失状面可见高信号的神经垂体位于鞍膈之上(PPBS)。④大腺瘤呈不均质显著强化,强化高于正常垂体,受压垂体呈新月形强化。


4、鉴别诊断:


   动脉瘤:正常垂体形态和强化特征正常,与瘤体单独存在。瘤内或瘤周存在血管流空,钙化常见。

   垂体增生:常发生青春期前儿童、妊娠、切除垂体支配的效应器官后代偿增生。均质强化且垂体功能正常。

   转移瘤:原发肿瘤病史。

   Rathke裂隙囊肿:不强化,无实性成分,偶可见钙化。

   颅咽管瘤:垂体形态和强化特征正常,与瘤体单独存在。囊变钙化常见,肿瘤囊壁和结节明显强化。

   脑膜瘤:垂体形态和强化特征正常,与瘤体单独存在。鞍膈完整看辨,上方为鞍膈脑膜瘤,下方为垂体。硬脑膜较垂体瘤增厚明显。


(二)颅咽管瘤




1、要点:


起源于神经垂体或漏斗,好发年龄呈双峰分布,呈囊性或囊实性。蛋壳状钙化为主要特征,是占半数以上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的典型表现,少数肿瘤壁结节呈爆米花样钙化。囊性在上,实性在下。不易侵犯海绵窦和视交叉神经,长轴常垂直于鞍底稍向后倾斜。


2、概述:


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肿瘤,50%以上发生于15岁以下。造釉细胞型和乳头型均可见于50岁,以后者多见,且常发生于第三脑室。好发部位完全鞍上或部分鞍内。少数可发生于第三脑室、蝶窦等。造釉细胞型易复发,可恶变。


3、影像表现:


MRI平扫①鞍上颅咽管瘤多较大的椭圆形厚壁囊性病灶和实性成分,完全实性者少见。病灶常包绕临近血管。②T1混杂信号,典型者囊性部分高信号。乳头型呈等信号。T2囊壁和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钙化低信号(鞍旁脑脊液及骨折区别)。囊性部分为高信号。MRI增强:囊壁呈明显均匀强化,实性部分不均匀性强化。



5、鉴别诊断:


   鞍区动脉瘤(血栓形成):涡流和血栓形成MRI常被误认实性肿物,但瘤腔明显强化。

   鞍上生殖细胞瘤:好发14-15女性,临床性早熟表现。

   垂体瘤卒中:垂体瘤很小既可侵及海绵窦,很少钙化,临床视野缺损多见。

   Rathke裂隙囊肿:不强化,无实性成分,偶可见钙化。

   蛛网膜囊肿:FLAIR上信号与脑脊液相似,弥散不受限

   表皮样囊肿:胚胎时神经系统从表皮为胚层不完全分裂所致。T1等低、T2高信号,弥散受限,FLATR略高于囊脊液,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皮样囊肿:内含皮肤全层成分,典型者含脂肪成分,T1高,T2低信号。


颗粒细胞瘤

1、要点:


来源于垂体漏斗部或神经垂体的垂体细胞、见于老年女性,罕见。当肿瘤位于腺体上方累及垂体柄,且正常垂体后叶的高信号消失时,应高度怀疑本病。


2、概述:


成人罕见的鞍区肿瘤,好发部位鞍上和鞍内。


3、影像表现:


MRI平扫①鞍区颗粒细胞瘤边界清晰分叶状,常较大典型者直径达6cm,多呈实性、坏死、钙化。可侵犯视交叉神经和海绵窦。②T1等或高,T2等或稍高,无特异性。

MRI增强:(非)均匀性明显强化



4、鉴别诊断:


   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与垂体柄关系不密切。

   脑膜瘤:宽基底,与脑膜呈钝角相交。可见血管环和脑脊液裂隙

   颅咽管瘤:儿童或青少年鞍上卵圆形囊实性病灶,T1囊液呈高信号常不侵犯海绵窦和视交叉,临床尿崩症常见。


错构瘤

1、要点:


罕见,系先天发育异常。痴呆样癫痫、性早熟和智力低下是灰结节错构瘤的典型特征。


2、概述:


又称下丘脑错构瘤或间脑错构瘤,1-3岁幼儿,好发部位灰结节或乳头体


3、影像表现:


MRI平扫①灰结节错构瘤多为类圆形实性病灶,与灰结节相连续。②T1等低信号,T2等高信号。信号均匀,增强无强化。



4、鉴别诊断:


   颅咽管瘤:儿童常见鞍上肿瘤,囊变、钙化和实性部分强化常见,无性早熟

   脂肪瘤:T1高,T2低,临床无性早熟

   生殖细胞瘤瘤:表现为鞍上、松果体、丘脑和基底节区多发病灶,早期发生脑脊液转移,有强化。



    读书笔记作者:郭赞央,男,影像主治医师、放射主管技师,现工作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任影像科病例随访统计组组长,磁共振诊断组组长。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先后从事放射、CT、磁共振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曾在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五附院进修学习CT诊断、CT引导下穿刺、MRI诊断。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十几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善于钻研磁共振新技术开发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尤其在脑部病变磁共振ASL(灌注)技术的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在女性盆腔肿瘤的诊断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