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且谈中医“治病治根”

 昵称21660266 2017-09-28


中医是中国人的国粹,相比西医,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更信中医,所以有“中医治病治根儿”之说。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患疾之人都说“好中医难找”,更有不少人对中医彻底失去了信心,因为一身毛病找无数中医,吃几年药物没有一点起色,甚至越吃越严重了。所以现在一边是“中医”漫天飞,电视上有各种中医养生节目,网络上的各养生专栏中必定有冠以“中医的角度”,报纸上当然不甘落后,商家卖商品也都拼命拉上关系,以抬高商品的可信度。但另一边呢,则是绝大多数病患人群一边看这些节目一边找医生或自己按节目买药买食品调理,一依旧在病苦中苦苦煎熬,到最后一少部分人结论“中医不行,坚决不能信”,一大部分人怨自己“命不好,得的病太难治”。(曾在药店看到过一个老太太,估计是消化不好,买了一堆鸡内金,但看人躬腰曲背,面色萎黄无华,明显中焦虚极,还用这样重坠破土之药,真是拿命来试药,不知是受了谁的影响,可怜!)


这是一个两边悖离的现象,也是值得所有中医专业人士和像我这样的爱好者深思的地方,究竟是患者难治,还是中医不行?


我想得出这是两种很常见的结论,说患者难治的肯定是大多数,自己治不了,就归入“疑难杂症”,或者“心理因素”。这全是扯淡,什么叫疑难杂症?所谓知常而达变,若人的生理弄的清清楚楚,哪里失常了肯定也能看的明明白白,现在弄不清白,是说明连最人基本的生部分都没弄明白。再看“中医不行”,这种人往往是推崇西医的,或者是西医化的思维械式,按照西医化的思维来整中医,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患者无治,只有一种答案,就是医师无能,而这个真正的答案,也是让医师最难受而且最不愿承认的,但这也是让中医走向末路的危险之所在,代表中医的医师缺乏自省能力,中医焉有所附?


不客气的说,别看现在中医师多,但真正的中医寥寥无几,许多专业水平甚至比不上一个肯苦学苦钻的中医爱好者。为什么?这必须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始讲。


中医,现在是凭考试的,而且只有专科学院毕业生才有资格考试,而在从前,是师父挑徒弟,带出来的。


西方,五行属金,是逻辑型,重视事物的外在表现,喜好研究事物现象之间的规律,运用的是观察、实验等办法。所以西方人说人聪明讲“智商高”。而中国,五行类木,是感知型,重视事物的内在本质,是感受事物内在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来掌握外在的发展、变化现象,用的是比类取象、推演络绎的方法。所以中国人讲人聪明讲“悟性高”。


这两种思维模式带来两种不同的医学现象,西方人很重视“实际”,上来就仪器检查,看指标治病,哪里不好整哪里。中国人很重视“整体”,得出的结论很让西医思维的人难以认同,比如说得出的结论是“血虚”,但血色素、血红蛋白这些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这正是中医神奇的地方,一个真正好的中医,通过诊断和分析,不仅能得到病患现在病理现象的结论,即哪些生理地方失常,而且能够通过天干地支的数理运用,知道患者疾病在求诊前的症状,和后期的发展变化,甚至能够推演以知生死。而这些是西医无法认同,也无法解释,但确实是事实存在的地方。


这也说明,一个真正的好中医,是离不开以下条件的,第一是正常的生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第二知每个人的特异,即“素体”,也就是每个人生来所禀赋金、木、水、火、土五行其“气”的不同。第三知天地及人事,也就是知道宇宙、自然、社会人文(包括心理学)的演变规律。这三点知道了,才能说知道中医的大门朝哪边开;了解了,才能讲的上是个中医;通透了,方能成为“上工”,也就是真正的好中医。而知药,则是包含在第二点及第三点之中的,一个好药师不必是中医师,而一个好的中医师必定是个好药师,而知药,也不是背背药典就成完成的,同样要有像思维才能明其根本。


但看现在,能有多少中医知道这些?见到热像了就下下火,见到肾虚就补补肾,这是连中学生读读医书都能干的事儿,能讲的上叫中医吗?而“治病治根儿”,究竟什么是“根儿”?现在能有几个中医深思过?追究过?感悟过?



试以我对自己和有代表性的患者举例说明。


我自己从生来就身体极差,12岁时开始患腿痛,后发至全身,特别是颈、肩、腰、腹。常有腹胀便秘,大便数日一行,状如豆粒。肚脐后的腹腔常觉冰寒,自己感觉像死的一样不动。其它则有心慌(西医检测窦性心率不齐),肝易亢,表现为目涩目赤、冬季脸易烫、左边面颊易长痘(年轻时满脸皆是)。双腿脚冰凉,夏季亦不暖,有轻微水肿。紧张时、外界气温高时,易剧烈头痛。经不调,经后常淋漓不尽。


这些症状找过很多中医治疗,曾用过无数方子,但皆无效,从现在来看,当时吃的那些方子都是添病的,这也是后来症状越来越复杂的原因。从现象上分析,有带脉虚寒,心气心血虚,肺失输布、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可以说五脏没一处好的,吃了中药无数,甚至一个方子有数十味药的“大方”(这个包括自己折腾的),但皆无效,所以也曾被某中医师专家归入“心理病”,让“调节下心态”。


但真有这么复杂么?在我学有小成之后,就用了两味药,健康状况就出现根本性的好转,一干姜,二紫晶枣。


我自己是如何诊断的?从八字推演,与病症相合。我出生在冬天,戊子月,听老妈讲生我时正下大雪。戊子,这是两个座标,一代表空间,一代表时间。戊五行为土,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为腹部,子是时间,冬月天寒地冻。那么在天寒地冻时,自然界的土地会如何?当然是冻的硬邦邦,更何况当时的时空还在下着雪。而土是主生长繁衍万物的,土被冻住了,万物如何生长?所以我肚脐后一直冰寒,而正是土的“封冻”,后天之本失去了生化功能,所以久之其它四脏皆失其性。


而这,就是所谓的“病根儿”,也就是人与人不同的素体特质的表现。


再讲一个胃病患者。平素表现有食后打嗝,返酸,返流,起夜,顶心脱发,前段时间胃痛,痛时觉胀返酸,发作规律是饿时即发,上午稍好,下午5点左右(申酉相交之时)、晚间11点左右(亥子相交之时)发作。病情严重时夜间2点左右发作(丑时)。


这个病案很明显的是木亢犯土,那么针对病因求治有效吗?从患者在医院开的药吃后看,明显是加重了,患者说吃后胀痛加重的厉害。医院给的是成药,方中有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清半夏、蒲公英、焦山查、焦槟榔、鸡矢藤、党参、延胡索、六神曲。药方中都是行气止痛之品,为何会加重?


这是只知病,不知人的生理,更不知病理。患者胃痛确实是肝木犯土,那么肝木为什么犯土?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肾水是母,肝木是子,母不足则子不足,所以肝木因虚而郁,所以犯土。那么为什么犯土而不是其他脏腑?因为素体中五行土虚。最后的问题,为什么肾水虚?因为五行中素体金盛,应时不足,所以不能生水。


那么患者服上方后加重就很好理解。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清半夏、延胡索、鸡矢藤,皆为行气破气之药,而气附于血,气行气破则阴血伤失,焦山查、焦槟榔、六神曲则是破土之药,患者本有土虚,再破一把,是雪上加霜。只有个党参、蒲公英可以用,但不敌这许多破伤之药,且无适合的搭配,所以当然无法收功。


这个过程怎么推理的?发病的时间节点。下午申酉时属金,肺金应外界时空不足,故水不生而肝亢,晚上亥子时为水,肾水应外界时空不足而肝亢。为何在交时时发作?交者,换也,改变之意,而土德贵常,贵恒,应对变化不足。所以可以推出素体五行金盛而土虚,这是患者的“病根儿”。


所以结合患者素体,病因病机,时空,用方两个,一为生白芍,生白术,天花粉,桔梗,连翘,核桃仁,肉桂,木香,二为生白芍,生白术,党参,连翘,桔梗,鸡血藤,蒲公英,核桃仁。第一剂第一次服后即好转,服完后只余常发的时间点微痛,饿时微痛。第二剂未服完痛即彻底消失。现患者正在日常调理中。


所以结合这两个案例,能证实“中医治根儿”的说法确实是正确的,但对“根儿”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所谓“根儿”,就是人的素体特质,是每个人出生时所禀承的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气的多少、性质(阴阳)之别,以及禀承的五行相互产生的影响。所以所谓“治病治根儿”,也不是把病治好了以后再也不生疾病,而是从根本上找到患者的五行特点(内五行),具体结合发病时时空的五行特点(外五行),分析清楚相互间互动的关系、程度(内外互动),由此施治以取效,病患后亦根据内外五行,找到适合的食品、锻炼方法而加以调养,从而天人合一,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从对其它病患(一严重脱发、一严重痘症、一颈肩疼痛、一便不调且久咳、一抽筋,其中三者已收到很好的疗效,两者正在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来看,从素体与时空来诊断施治,必收良效。


说到此或许很多人不承认,认为是玄说玄谈,那么是对五行缺乏正确的了解。五行之说,起源确实论者众多,而我接触过的谈论,觉得最有力度的是《为何60甲子可纪年破解天人合一规律与诸千古之谜》、《从天文学的角度看十天干的意义 天干地支五行学说》两篇文章。文章并未读透,但我所产生的理解,五行,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加上太阳和月亮,这七大天体在运行过程中,其能量场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形成了具体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而且具体形成了每行的阴阳变化。至于这五行相互影响的能量状态及程度,就通过天干地支来表现。这些能量场是无法被人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所以也一直被视为玄学。但这些能量场确实对自然万物产生影响,比如潮汐的变化、太阳黑子爆发时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等等。而这些能量场亦对人产生影响,明显的比如报道曾见月圆时交通事故率上升,太阳黑子影响人的情绪等等。而在中医学的研究中,这些就更为明显的呈现了出来。


所以中医不是容易学的学问,学习者必须具备像数思维,熟知人的正常生理,明脏腑、知气血、识经络,在此基础上明阴阳,懂五行,熟干支,有这两项可谓知常,然后通易经以知事物的演变规律,上知天地、中知人事、下知疾病,方入大医之境。所以想当个好中医,只能是上修德下求术,中正其心以达精诚,向事物本质不断探索,最终才能金石为开。我现在只能说是刚刚窥到了中医大门开门的方向,离上工的精微之境还有万里征程,但我正在这条路上走,而且会认真的走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