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4自动步枪是美国制造在越战早期使用的制式步枪。该枪由春田兵工厂设计及生产,在M16自动步枪之前服役,最终由M16所取代,但其后的改良衍生型仍在战场上服役,一直到现在。 说到缺点,其实M14这款步枪是一把很优秀的步枪,但其生不逢时,正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时期。在当时的越南战场上一线作战配备M14步枪的士兵发现,在东南亚丛林中M14过于笨重枪身又长,在丛林中行军使用都困难。该枪配备的7.62毫米×51毫米个头大,单兵携带的弹药量也不足,弹药威力也过剩。在丛林中作战,子弹在飞出超过400米距离之前就被密集树木挡住。其弹药过大的威力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并且在全自动射击时,威力太大导致难以控制枪口,射击精度也差。当然,一般美军使用时都锁定的半自动模式,就是用快慢锁将快慢机锁住。另外,该枪的枪托采用全木制托,在热带丛林中很容易受潮,一受潮枪就变重。种种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这款57年列装部队的步枪在用了短短11年后,就被退役。 但是这种退役并不是因为M14本身性能不好,只是因为当时的战场环境而言,M14确实是采用了过时设计。只强调早期精度高射程远的设计思想。而没有考虑到现代条件战争对步枪的新要求,例如,长度和重量都要控制,不光要利于行军,还要利于装甲部兵乘车携带作战。相对比苏军的当时的AK47则很好的避免了M14所出现的问题。火力猛,精度可控、不长也不重,方便携带作战。 改进型的M14EBR-RI 狙击步枪 说完缺点,再说下优点。虽然,M14不适合丛林作战,但其射程远,弹药威力大的性能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美军根据M14的特性将其改成半自动狙击步枪,这才是真正发挥了M14的优势。在阿富汗战争发起后,美军发现在当地与塔利班交战的距离比较远,多是山区和空旷地带。这导致现役的M16A2与M4步枪射程太近,打不着对方。这种情况下库存的M14得以被启用改成半自动狙击步枪,来弥补突击步枪的火力空白。有人说不是还有专业的狙击步枪像M24可用吗?首先M24上弹慢,打一发上一发,装备量也少。没法大量配装。而M14及改装的M21,则有火力精度,有火力持续性,满足了军方的要求。直到现在各种改进型M14仍然活跃在驻伊驻阿美军一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