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指导 学习提高注意策略水平的途径的心得体会

 张淑华1976 2017-09-29

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弱,注意力普遍比较分散。应广大家长和同学的要求,我们理出了一套教学方法,希望能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程度低、持续时间短。很容易出现大脑阶段性疲劳。如果采用单一的教与听的过程,就会出现课堂很安静,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和兴趣降低。疲劳是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2、优化教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能否保持长久与注意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注意对象是有趣的、变化的、生动的,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稳定。人处在注意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一定对象,并使认识在一定时间内始终集中在该对象上,而抑制与此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的集中性的特点。在对儿童的研究中发现:7─10岁的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5分钟。因此,教师要汇集学生连续注意最佳时间,讲解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黄金时间”解决主要问题。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内容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图文并茂、书本与现实生活联想,多方位地回归内容,提高课堂质量效果。利用游戏、比赛。课堂教学中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学生的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较快,处于主动学习状态。这样每个学生不但能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还训练了思维,增强了团队精神和荣誉感。

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械,通过图象、声音等,充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发挥课堂的“黄金时间”。

    3、张弛有度,强化个别训练

一节课的质量和学生的注意力及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要随时掌握课堂的节奏,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强化个别训练是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也是真正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满怀信心地去学习。同时,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数学故事,调节思维,作到“张弛有度”。既活跃罗勒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将会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课。有利于感染全体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树立自信,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对待学生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不能盲目地说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等话语。要多鼓励,采取上课提问、答疑方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我行的概念。让每个学生都明白我们不怕干扰、我们能够排除干扰,努力就一定能把注意力集中。

    5、明确目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的内驱力。一个人对学习是否专注,往往与其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有很大关系。如果学习目的明确就会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持续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