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一字千金

 A芝兰之室 2017-09-29

正文:一字千金

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王适之


  【原文】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揽'、'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史记·吕不韦列传》


  【大意】


  吕不韦让寄食在他家中的那些门客,把他们每个人一生所见所闻都写出来提供给他,由他整理撰写成一部叫做《吕氏春秋》的著作,内容堪称包罗古往今来、人间万象。吕不韦独出心裁,把这部书稿平摊在咸阳城最热闹的城门口,上面悬挂着一千两黄金作为奖赏。同时他广邀天下各路朋友一起聚会咸阳城,凡是有能够给这部书稿增加一个字或删掉一个字的,一律以一千两黄金作为奖赏。


  【心解】


  在心解这段典故之前,先看看吕不韦是个什么样的人: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职位很高的高官,他做过秦庄襄王的相国,又被封为文信侯。在秦庄襄王死后,他又继续辅佐秦王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接着做他的相国,被嬴政尊称为'仲父'--也就是叔叔。他的采邑很大,在陕西的蓝田有十二个县、河北的河间有十座城、河南的南阳还有十万户。吕不韦的门下养着几千名食客、家僮万人。


  从上面的史料记载可见,吕不韦在秦国的权势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像他这样权倾朝野的人,有谁敢为那一千两黄金而多事给他的书稿提意见,不要小命了?人们对之都三缄其口,这并不能说明书稿的质量高,没有瑕疵。所以,这个典故原来比喻作品的文字精确,无一字可改,好像有些问题。反倒应该提醒各级官员们,下属不提意见,不等于真的没有意见,关键是征询意见的方式方法和应该讲究的一些策略,让人们真正能够'肆无忌惮'地提出不同意见。《战国策》中有一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听取了邹忌的建议,公开悬'上赏'来奖励那些能够'面刺寡人之过者',开始提意见的人多了去了,一年以后想借提点意见领点赏钱,却实在没有什么意见可提了,这才算是真心听取批评的征途。像吕不韦那样的一字千金,纯粹是在做秀,因为天下根本就不存在连一个字都不能增、不能减、不能改动的如此精密的码字,所以这个典故有点无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