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战场 机器人会改变战争形态吗

 天天邵阳 2017-09-29

发帖者:丫头等待
 
编辑:baibing
 
发帖时间:2017-09-20 15:06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中,拥有机器人最多的无疑是美军。美军初尝机器人上战场的甜头,始于阿富汗战争中使用无人机,成功“斩首”当时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拉提夫。无人机即空中机器人。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长时间地面稳定作战阶段,美军开始批量使用陆地机器人。例如,“魔爪”机器人用于遂行侦察任务,“剑”式战斗机器人还具有开火功能。据统计,2004年年末美军投入作战使用的陆地机器人大约为150个,4年后这一数字即增加到约1.2万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尽管发展迅速,但现有机器人的数量毫无疑问不足以支撑一场真正的机器人战争。从完成任务上看,机器人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例如运用机器人对恐怖分子头目进行定点清除,无人机只能发挥发现敌人和实施攻击两个作用,它不可能摆脱人的控制进行自主决策。即使这样,因为恐怖分子往往躲在平民中,对其实施的打击常常伤及无辜,从而造成外交困扰和国际舆论的道义谴责。

  目前对机器人尚缺乏非常专业的定义,大致认为机器人是自动工作的机器装置,可以接受人的指挥,也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还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进行装备,以协助人完成工作,或取代人完成某项特定的工作。对于现有军用机器人而言,这一描述大致契合。

资料图

  而机器人要名副其实,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人性。但人性是极其复杂的,包括智力、行动能力、情感、价值观……单就智力一项而言,现有机器人离人的标准,也有非常大的距离。有人也许认为,围棋机器人不是已经让人类一流选手毫无胜机了吗?是的,但那仅仅是在“人完成某项特定的工作”上的优势,而在某项特定能力上超越人类,并不足为奇,无论怎样的人类大力士,力量能够超越起重机吗?

  在对机器的智力要求上,现代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家普遍认为,机器人在智能方面并无核心突破,包括技术派科学家扎克伯格在内的业内人士认为,时下的“机器人威胁人类”之说纯属杞人忧天。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洪小文认为,今天所谓的“智能机器”的能力都还只是量变,远远达不到质变的标准。他把能力质变描述成四个台阶:功能、智能、智力、智慧,现在全世界最“聪明”的机器人也顶多是站在了第二级台阶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