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博物馆

 金剑之光vk8jid 2017-09-29

甘肃省博物馆座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与友谊宾馆以马路相隔,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基本陈列有《甘肃历史文物》、《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黄河古象》、《甘肃自然富源》及《甘肃革命文物展览》。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甘肃省博物馆
  • 类别:综合性博物馆
  • 成立时间:1956
  • 所在地:甘肃省,兰州市
  • 馆藏数量:75000件藏品
  • 馆藏精品:甘肃彩陶、武威雷台、铜奔马、和成组车马俑、汉代医方简
  •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与友谊宾馆以马路相隔
  • 网址:http://www.gansumuseum.com/default.aspx
  • 门票:免费
  • 开放时间:09:00-17:00,周一闭馆
  • 适宜游玩季节:一年四季
相关搜索
中山桥旅游
黄河风情线旅游
白塔山公园旅游
黄河母亲雕像旅游

简介

甘肃省博物馆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1956年建。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43年改名为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称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新馆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

该馆藏品计有自然标本、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7.5万多件,一级藏品110多件,如:甘肃彩陶、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世界闻名的铜奔马(见图)和成组车马俑、汉代医方简、北宋淳化二年 (991) 《报父母恩重经变画》等。自然标本中珍藏有中国特有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丹顶鹤等标本。藏品中历史文物占三分之二。最具特色的是新石器时代各类彩陶、汉代木简木雕、十六国至唐代的佛教造像、写经等。革命文物有当年红军长征遗留下的标语等。该馆陈列面积7500多平方米,有5个大型的固定展览。

管内藏品

馆内收藏有丰富多彩、珍奇繁多的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画,既形象再现当年开通、保卫“丝绸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画面,又是研究中国古代中西交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艺术的佐证。博物馆内还保存有一长8米,高4米的黄河古象完整化石的复制品。

《甘肃历史文物》展览,展出了甘肃境内出土历史文物1500余件,系统地反映甘肃历史发展的概况,重点突出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的彩陶,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河西走廊出土的汉唐文物,十六国至隋唐佛教艺术和写经等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

《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展出实物、模型1380件,全面介绍了甘肃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交通、气候、水文、土壤和动物、植物、矿物资源。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展览,展出了墓内保存的60多幅砖画。
《黄河古象》展览,展出1973年春在合水县发现的黄河剑齿象化石,长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遗骸。《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展览,以长征为轴线,通过照片、文献、实物,介绍长征在甘肃境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革命斗争。该馆单独或合作编辑出版的重要书刊有《武威汉简》 、《甘肃彩陶》 、《武威汉代医简》 、 《汉简研究文集》 、 《炳灵寺石窟》 、 《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 、《淳化阁帖选》 、 《汉简书法选》等10多种。

免费开放前后

2008年03月15日免费开放延期
甘肃省历史悠久,祖先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遗产,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进馆的展品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以前,很多人眼巴巴地看着省博心热得慌,却舍不得掏出几十元钱进去一饱眼福。今后好了,不用买门票就可以跨进各个展厅,与那些珍贵的文物来个“亲密接触”。
 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裕昌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做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拟定在3月1日免费开放。预计到时会有大量游客拥入,省博物馆欲参照湖北省博物馆的方法,将每天的接待量限制在5000人,也就是上午3500人,下午1500人。另外,为了让免费开放后的内容更加丰富,省博物馆已有初步考虑,把该馆的图书资料室也纳入到免费开放的项目中去,让更多有专业需求的人士得到最实惠的“免费果实”。但王裕昌也明确表示:“由于省博物馆历年来举办的一些引进展览费用很高,暂时还不考虑列入到免费的行列中。”
2008年3月28免费开放启动仪式

甘肃省博物馆正在加载甘肃省博物馆

省文物局在省博物馆隆重举行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启动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琴、省政府副省长咸辉出席启动仪式,省委宣传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领导,各市州文物(文化)局、省直各文博单位领导,全省各级博物馆馆长、在兰省直文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各界群众和大专院校学生近千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省文化厅厅长马少青主持,省财政厅副厅长贠建民宣读了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纪念)馆名单,咸辉副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咸辉副省长在讲话指出,博物(纪念)馆免费开放是甘肃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她要求各级政府要从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高度,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对各单位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评,对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和协调,建立起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施,真正把这项社会工程办成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工

甘肃省博物馆正在加载甘肃省博物馆

程。她还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各级各类博物(纪念)馆要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全省博物(纪念)馆分期分批顺利实施免费开放,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
启动仪式结束后,有关领导与参加启动仪式的群众一道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省博物馆,成为省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后的首批观众,前十位入馆的观众还获得了由省文物局赠送的精美纪念品。省博物馆此前已做了大量的维护、补充工作,增加40名文物管理员和10名讲解员,当天观众持有效证件领取参观票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文明参观,秩序井然。

甘肃省是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全国博物(纪念)馆免费开放七个试点省区之一,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主管领导分别听取汇报,专题研究免费开放工作。宣传、财政、文化、文物部门密切配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组织完成了免费开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部分博物馆和纪念馆还在2008年春节期间免费对公众进行了试开放。

3月28日首批实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共20个,除省博物馆外,还有兰州市博物馆、平凉市博物馆、庆阳市博物馆、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瓜州县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环县博物馆、陇东民俗博物馆、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东乡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今年,还将有19个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文物系统所属的其他博物馆、纪念馆也将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明年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