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不小心走到了彩陶的世界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1-05-18

小时候我们玩泥巴雕塑,女孩子总是想要把自己的泥巴作品打扮的漂亮一些。她们会用细细的树枝在黏土上画一朵小花,有时候干脆把一朵花瓣或者一颗小草捏到黏土里,把植物变成作品的一部分。

把这些装饰的美美的泥巴作品拿到太阳底下晒,晒干之后,得意的对小伙伴们说:瞧,我做的泥土雕塑多漂亮,上面有真正的花纹呢。

最近阅读与瓷器有关的历史书,总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玩泥巴的经历。不禁感慨生活总会给你最好的安排,童年的游戏,竟然在30年之后,成为我与陶瓷对话的最佳媒介。

小孩子玩泥巴的童年游戏,一如先民制作陶器的尝试。在做成之后,接下来,就要做美一点。

美是一种本能。

如何把陶器做的美一点,再美一点,追溯先民制作陶器的过程,也开始走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陶醉于历史的学习与研究,陶瓷学习,功不可没。

在考古界,陶器常常成为历史学者划分时代的重要参照物,能够制作陶器,标志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从自然界中直接拿来使用,而是开始学会驾驭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创造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器物。

陶器也成为定义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有一些资料记载,中国彩陶发现于20世纪,但是彩陶本身却有着8000年的历史。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同样处在黄河流域的甘肃,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马家窑文化彩陶成为甘肃地区文化旅行的重点推荐内容。甘肃博物馆网站上,还有关于彩陶的虚拟展览,身体不能抵达之前,可以先饱一饱眼福。

马家窑文化彩陶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一带,因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很多图案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时尚气息的呢。

另一则重要消息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协办的“丝路孔道——甘肃文化菁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516件(套)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2件(套),是历年来甘肃省在国内举办的展览中文物数量最多、珍贵文物占比最高的一次展览。

必须感慨一句:这展览来得真及时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