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后记忆犹新 盘点那些逝去的家电品牌

 君子养源 2017-09-29

白菊洗衣机 服役多年依然完好如初

  就目前来说,很多用户家中都在使用新型的滚筒洗衣机。除了滚筒洗衣机之外,传统的波轮式洗衣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也逐步有让位于滚筒洗衣机的趋势。在若干年前,最经典的波轮洗衣机,就是大家在一些电视 剧中经常能看到的双筒洗衣机了。

  而说起双筒洗衣机,留给用户印象最为深刻的品牌,则当属白菊和水仙。在80年代,在洗衣机行业有一句流行的话语,北有白菊南有水仙。这两个品牌影响力极大,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于北方用户来说,白菊洗衣机,绝对是记忆中难以忘却的回忆。在笔者的记忆中,早在80年代末 期,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就凭票购买到了一台白菊洗衣机。这台洗衣机服役十多年,都没有损坏,后来因为购买新的洗衣机,旧的洗衣机送给了农村的亲戚使用。

  和现在的全自动洗衣机不同,那时候的白菊双筒洗衣机,都是属于半自动的产品。洗衣机左侧是洗涤桶、右侧则为甩干桶。整个洗衣服的过程,都需要人工来操作。比 如洗衣机注水的时候,需要观察洗涤桶的最低和最高水位线,水位需要处于两者之间,否则就会因为水量过少而缠绕衣物,或者水量过多而溢水。在洗涤完成之后, 则需要将洗完的衣服放入到右侧的甩干桶中,在放置完成之后,再用塑料的小盖板将桶口压住,从而防止衣物被甩出。在儿时的记忆中,在周末能帮父母用洗衣机洗 衣服,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白菊洗衣机也是80后的难忘回忆

  白菊洗衣机的前身是北京市洗衣机总厂,也是全国最早生产洗衣机的国有企业。到了上世纪90年年代中后期,由于洗衣机产品的准入门槛不高,很多厂商都开始生产 洗衣机,品牌的增多势必会对产品销售量和价格造成影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白菊也曾经在1997年从国外引进了滚筒洗衣机生产线,花费上亿元资金。不过 由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整个市场对滚筒洗衣机认可程度并不高,因此也让白菊身陷囹圄中。在1998年,白菊将洗衣机生产线从北京迁往河北, 逐渐也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 燕舞收录机 经典电视广告永生难忘

  说起国内消失的著名家电品牌,相信一旦提及起燕舞的大名,大家都不会陌生。燕舞收录机的电视广告,让很多人都是记忆深刻的。广告中,阳光向上的大男孩背着吉 他,与燕舞收录机起舞,拍随着美妙的音乐,唱出了那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词--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这一经典的电视广告,也取得了很大成功,让燕舞也 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当年经典的电视广告,如今燕舞小子早已成为燕舞大叔

  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在燕舞收录机热销的背后,和其经营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打消经销商的层层顾虑,燕舞对所有经营燕舞产品的单位实行补贴,亏损多少补贴多少。一旦出现产品降价,经销商库存的产品,则可以按照差价来进行补偿。正是此举,让经营燕舞收录机的经销商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对整个营销网络的构建,起 到了关键的作用。

双卡收录机,也是不少80后儿时所怀念的

  至 1985年,有越来越多的厂商看到收录机产品热销,因此也投产到收录机的行业中。就这样,面对市场竞争,燕舞虽然也对收录机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但是销售量 却受到严重的影响。进入到90年代后,VCD产品开始走俏,燕舞却没有及时转型投入VCD机生产,因此也就注定了被市场淘汰的结局。在坚持到1996年底 的时候,燕舞宣布全面停产,两年后企业变宣布倒闭。那段经典的电视广告,也成为了永远的回忆。

古桥空调 叱咤风云的北京著名商标

  记得小时候,时间大约在80年代末期,那时候笔者还在小学就读。记得在当时,空调还是个非常高大上的新鲜玩意,远远没有达到像今天一样的普及率。当时即使是能看到空调,也是属于老式的窗式空调。

  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将窗户玻璃拆掉,将空调固定住,对于住在低层或者平房的用户来说,特别影响采光。其实,还不只是这样。和分体壁挂式空调相比,窗机的噪音更大, 而且特别容易和窗户框产生共振,噪音十分明显。尽管如此,夏天去有空调的小伙伴家,依然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当时,北京台的电视广告中,空调电视广告有包括古桥、春兰和格力等品牌。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桥空调的广告。广告中有位老爷子手里拿着大扇子,对着电 视观众推荐古桥空调。不过由于历史年代久远,距今已有25年以上时光,因此在互联网中,并没有能够找到当时的电视广告。

  其实对于古桥空调来说,当时的拥有 量还是非常之高的。在1978年,第一台古桥空调诞生,经过不断的研发和成长,古桥获得了北京市著名商标的称号。和其他品牌空调不同的是,古桥空调并没有急于向外扩张,走出北京市场,而是专注于北京地区的空调销售。根据资料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是古桥空调最为辉煌的时期。古桥的空调年产量达到30 万台,这一数字虽然现在看来并不出彩,但是在当年已经是处于行业中的领先水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古桥空调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左 右,由此可见大家对古桥空调的喜爱。

  ● 古桥空调从辉煌走向没落

  然 而时过境迁,古桥空调作为老字号国企,自然会有着沉重的包袱。同时,随着空调技术的门槛逐渐降低,越来越的厂商也纷纷进入这一行业中,空调市场的竞争也日 渐激烈。在1998年的时候,古桥空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实际上,从1996年开始,古桥空调就开始了机制改革,通过优化组合等方式精简中层员工。 至1998年,取得的一些成效。

  但是好景不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古桥空调销售仅为12万台,库存空调高达10万台。至 2002年后则每况愈下,负债达到了1000余万元。事实上,古桥也曾经考虑过通过重组等方式盘活企业,怎奈在国企的体制下,条条框框约束过多,还要考虑 到员工的利益,因此古桥空调走向了没落。曾经的北京市著名商标,也永远的成为了一种回忆。

  ■ 崛起吧 别让国产家电品牌成为回忆

  在这里,笔者仅仅是列举了一部分消逝的国产家电品牌,其实还有很多曾经叱咤风云的家电品牌,也悄然无声的消失或者进行转产。除了牡丹、昆仑等这些电视之外, 当年知名度很高的电视品牌中,厦华电视于2014年就已经退出电视业务,以1200万价格转让给万利达公司。

  此外,曾经的知名品牌乐华电视,也早已被 TCL收购为子公司,还有高路华牌电视,也早已倒闭。至此,当年电视市场中“三华”都已经已经风光不再。如果把那些经典的品牌都回顾一遍,可以写成一部中 国家电的编年史,多少让人熟知的品牌,都悄然无声的离去,甚至是被外资所收购。

  ● 家电厂商如何走出困局?

  其实之所以要怀念这些逝去的家电品牌,除了记忆中那些难以忘却的回忆之外,还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已经消逝的那些国产家电品牌究竟是生不逢时,还是 没有紧抓住市场机遇,现在看来已经不太重要。而面对激烈的本土市场竞争,以及大量国外品牌的涌入,目前国内的家电厂商,其实还有很多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在家电市场中,可以说买方市场,已经不是凭票购买的年代,因此厂商应该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思路,从用户的使用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研发。对目前热销的产品 来说,也应该具有危机意识,不能仅仅依靠几款明星产品为主。

  对于国企来说,也应该转变思想,对体制进行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国内的市场,不妨使用自己的高精 尖技术,走出去,到国外建厂,加大产品的出口,提高销量,从而实现利润的增长,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笔者也希望,若干年后,国产家电品牌能够和洋品牌一 样,享有更好的口碑与知名度,让曾经叱咤风云的中国家电品牌不再成为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