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口蹄疫的那些事!

 养殖专业学习 2017-09-29

哈喽!大家好、相信广大养殖朋友一提到口蹄疫并不陌生,今天小娜就和大家聊聊关于口蹄疫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属于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感染引起的偶体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一般不致死,但会使病兽的口、蹄部出现大量水疱,高烧不退,使实际畜产量锐减。另外,有个别口蹄疫病毒的变种可传染给人。因此,每次爆发后只能屠宰和集体焚毁染病牲畜以绝后患。由于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


二、危害


1、患口蹄疫的猪会出现发热、跛行在皮肤与黏膜上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


2、恶性口蹄疫会导致病猪的心脏麻痹并迅速死亡。


三、传播途径


1、口蹄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以及完整皮肤(如乳房皮肤)、黏膜(眼结膜)。


2、可通过空气,也可以通过尿、奶、精液和唾液等途径传播。


3、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既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又能通过间接接触传染。

四、症状


1、发热、跛行和在皮肤与黏膜上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


2、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


3、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有的甚至会出现死亡现象。


4、仔猪感染后出现发热、呕吐、厌食等症状。仔猪是死亡率最高的。


剖检:可见明显的心肌炎、肺炎、脑炎胃肠炎、腹膜炎等继发感染。

五、预防措施


1、主动免疫:高发区域平时加强接种口蹄疫O型浓缩灭活苗。


2、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4-5ML/头,产前30天接种4-5ML/头。


3、经产母猪产前30天接种4-5ML/头,产前10天再次接种一次4-5ML/头。


4、公猪每3个月一次,每次接种4-5ML/头。


5、仔猪出生后45天接种2ML/头,75天加强接种2ML/头。


六、控制措施


1、猪群用0.5%的过氧乙酸带猪消毒,一天两次。


2、猪场用氢氧化钠在栏舍外消毒,一天一次。


3、控制继发感染:


a、复方花青素1000克+阿莫西林500克/1000公斤,饮水或拌料。


b、干扰素+胸腺肽 注射仔猪腹股沟淋巴结部位,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c、清开灵+ATP+维生素C  用于控制口蹄疫继发的心肌炎。


d、头孢他啶+恩诺沙星 用于控制口蹄疫的继发感染。


e、10%氯霉素酒精外用 用于口蹄疫的水泡和腐蹄治疗。


f、1%过氧乙酸擦洗母猪乳房,再外用红霉素软膏,用于口蹄疫母猪乳房糜烂。


这些就是小娜为大家提供的有关口蹄疫的一些小知识希望有助于大家、觉得我说的好的话可以动动手指点个赞或者转发转发,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也可以给我留言,最后推荐一位特邀兽医,为猪友们解决猪场疾病,帮助轻松养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