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 战国末年,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丧失了大片土地,人员伤亡也很惨重。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魏国于是向韩、赵两国请求援助,可惜两国兵力太弱,最后还是被打败了。 魏王很无奈,赶紧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共同商议击退秦兵的对策。许多大臣都建议,以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谋士苏代一听说要割地求和,坚决反对,忙上前对魏王说:“割让土地是胆小怕死的表现,并不能解决问题。把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能暂时满足秦国的野心,但他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攻打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还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结果火越烧越旺。大王如果现在拿着魏国的土地去求和,不就和那个人一样,等于抱着柴草去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胆小的魏王还是只顾眼前的太平,听从了多数大臣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了秦国。到了公元前225年,秦军果然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并掘开黄河大堤把大梁城淹没了,魏国最终被秦国所灭。
------------------------------ 成语释义: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变得更严重了。 拓展链接 【出 处】该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魏世家》。 【近义词】火上浇油: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造 句】你应该让他自己学会挣钱,如果总是借钱给他,让他养成懒惰的习惯,结果就会像抱薪救火一样。
成长小语: 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把本国的土地让给了秦国,结果不但没有使秦国停止进攻,反而更加刺激了秦国的野心,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可见,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对他人的过分要求也要敢于说“不”!
--------------------------------------------- 智慧熊图书|读书小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