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编者按:湖北省是文物大省,馆藏文物总量超178万件(套),其中,在上世纪90年代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的有19件,17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2件藏于荆州博物馆。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湖北省新添了几件国宝级文物。
它是首批永久性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之一。
它是出土先秦青铜器中最复杂、最精美的一件,代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
它是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因其工艺极其复杂,至今未出现复制品。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在其重磅力作《蟠虺》(蟠虺,音pán huǐ,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蛇纹”——编者注)中写道,“如果说曾侯乙编钟是青铜重器中的皇冠,那曾侯乙尊盘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小说《蟠虺》2014年4月出版至今已斩获多个大奖,书中反复出现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引起普通读者的关注。
刘醒龙告诉记者,自从2003年第一次看到曾侯乙尊盘起,每隔一阵就去尊盘前怀想一番,他称,尊盘不只给了作家灵感,深入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的人,都会凝神屏息,叹为观止。
曾侯乙尊盘由尊和盘组合,出土时尊置于盘中,尊的口沿喇叭状,长颈,腹部圆鼓,高圈足,盘由盘体和各种附件组成。整套器物精美繁缛,穷极富丽,尤其是镂空装饰有若干层,堪称鬼斧神工,达到先秦青铜器工艺的极致。
就连严谨的考古学家,也按捺不住对曾侯乙尊盘的赞美。谭维四在《战国王陵——曾侯乙墓》书中这样描述:这件尊盘上,共饰有100多条龙、数百条螭,形态各异,光彩陆离;饰于口沿的镂空蟠螭与蟠虺,犹如空中浮云;反首吐舌的龙,攀附向上;双身龙,龙首悬空,卷竖双角;其向上者亦如出水之蛟,向下者胜似潜游之蟒……各种龙饰满周身,令人百看不厌,简直就是一个龙的世界。
至于尊盘的用途,有专家称,是冰酒之器,也有专家认为,如此极品的青铜器,可能已非实用之器,而是显示主人奢华尊贵身份的陈设品。
尊与盘内都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令人惊奇的是,盘内铭文的“乙”字是打磨后补刻上去的,打磨痕迹清晰可辨。专家推测,该尊盘曾侯乙的先辈享用过,或许当时铸造这样一件珍宝也并非易事,曾侯乙就将其留为己有。
如此精美绝伦的青铜珍宝,是怎样做出来的?
自曾侯乙尊盘出土至今,关于其铸造工艺,学术界一直热议但至今尚无定论。
主流观点认为,尊盘的透空雕饰为失蜡铸件,即利用蜡的可塑性好的特性,在蜡模上做出繁杂的造型和纹饰,是熔模铸造的一种。但反对声音称,失蜡法的起源文献中没有记载,有点来无影去无踪的感觉,他们认为,曾侯乙时代不存在失蜡法,尊盘是用当时成熟的范铸法铸造。
对此,谭维四称,当初一批青铜专家集体研究后认为尊盘采用失蜡法铸造,并写进考古报告。他谨慎地说,“我个人的观点是,它的精美程度不用失蜡法可能铸造不出来。”
“学术界的纷争,也可视作是尊盘鬼斧神工的一个旁证”,我省著名青铜修复专家方国荣称,在曾侯乙编钟被成功复制后,包括他在内的一批青铜专家,动过复制曾侯乙尊盘的念头,但至今仍未成行。
他称,一方面是难度大,尊盘的惊人之处在于多层透雕,表面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而数不清的透空蟠虺纹饰,弯曲程度相当高,不管用何种工艺制模,都相当困难。另一方面,曾侯乙尊盘独一无二,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历任博物馆馆长对复制尊盘都很慎重。
记者了解到,虽然至今官方未对尊盘进行复制,但社会上替国宝找“替身”的举动不断出现。2006年前后,文物爱好者黄金洲经十多年艰辛努力,以失蜡法仿制了曾候乙尊盘。日前,随州有关方面制作的高仿曾侯乙尊盘,亮相深圳文博会。
来自: A芝兰之室 > 《国宝》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战国曾侯乙墓的稀世国宝
看完这么多国宝级的文物,现在我们不能不来看看这件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从外观上来看,这绝对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音域上讲,战...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 中国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盘点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 中国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盘点。8、定窑孩儿枕.定窑孩儿枕,文物,是九大镇国之宝之一。11、东汉铜奔马.东汉铜奔马,别...
中国史上 国宝级 藏品 排行榜
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青...
除了《女史箴图》、三羊尊,大英博物馆还收藏了哪些中国国宝文物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我国近2.3万件文物,其中一件文物以其独特造型、历史悠久,堪称大英博物馆青铜器类的“镇馆之宝”。大英博物馆绢画类“...
中国十大青铜器国宝,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都有出土,其中中国的青铜器制造最为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有着非常高的声誉和价值。中国青铜器中以商朝时期青铜器最为...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凝聚中华智慧,展现独特魅力
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改写青铜史:那些在熔炉边抢救下的国宝青铜器
改写青铜史:那些在熔炉边抢救下的国宝青铜器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不要小看这件青铜器,它与后母戊...
百余件文物运抵三星堆 将于7月18日与观众见面
从6月开始,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的郭汉中和几位同事便开始与北京、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的博物馆联系,他们要借这些地方的馆藏文物来展...
人猿揖别,凤鸣岐山
王朝时代青铜文明。中国青铜器用于祭祀和纪念的礼制是世界青铜史上所独有的,礼乐是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曾中断的重要思想核心和精神...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