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里·卡迈勒·马利基出生在一个什叶派家族。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甚至拥有阿拉伯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后来还成为了伊拉克的总理! 马利基对政治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在大学时他就加入了什叶派政党,还成功当上了党内的骨干成员,其政治能力从他年轻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70年代末,不受达瓦党支持的萨达姆当上了总统,达瓦党十分不满,甚至动用武力进行对抗,希望可以改变这一结果,但是, 他们的反抗不仅没有成功推萨达姆下台,甚至还遭到了他的强烈打压,以至于党组织内部都出现了问题。之后,马利基被迫逃到了伊朗,开始在海外反对萨达姆,直到党内出现分歧,政党本身也发生了分裂,马利基又被迫逃到了叙利亚。 不过萨达姆政权虽然没有被达瓦党推翻,却“死”在了美国的手里。 2003年,在美国的打击之下,萨达姆政权垮台,流亡海外二十三年的马利基也有机会回国,基于他这么多年来为政党作出的贡献,刚一回国他就得到了相应的政治地位。 马利基的政治能力很强,尤其体现在他处理事务和控制局面的能力上,他一贯坚持强硬路线、捍卫什叶派,在起草新宪法的时候,他还代表什叶派与逊尼派和库尔德政党进行了谈判,尽管谈判进行的十分艰难,但是,他依旧努力为自己这一边谋求更大的利益。 美国政府很快就注意到了他是个有能力的政客,并且,在2006年5月的时候扶持他成为了伊拉克战争后的首任总理。 这时候他们就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怎么处置萨达姆? 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内部有着很大的分歧。 马利基和美国的想法一样,要把萨巴姆处死以绝后患,而逊尼派官员的想法则正好相反,最终,强势的马利基还是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处死了萨巴姆。他的“听话”让小布什十分高兴,甚至坚持每周都要跟他进行视频会议,可是,马利基也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软柿子,不会完全听美国的指挥。 甚至外界有传闻道,一次两人又召开电视会议,要签署一份“原则声明”,那边小布什十分爽快的签了字,这边马利基则是装模作样的假签字,不料,布什的助手发现了马利基的小动作,大声斥责他不要耍花招,马利基只好假悻悻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成功签署了协议,可是,马利基的“作假”行为还是让美国很是失望,他们也明白了马利基并不是真的顺从,只是想从自己这边牟利而已。于是,在伊拉克反对他的人想要将其推翻的时候,白宫内就有不少人都持赞同意见,可是,布什没有同意,他想再给马利基一次机会。 甚至之后,布什派国务卿赖斯前去警告马利基,让他不要耍花样,否则他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马利基知道国内有很多人反对自己,也知道一旦失去美国的支持,他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他满口称是,收敛了一段时间。 2010年的时候,他又当选为总理,这意味伊拉克有望最终打破持续8个月的组阁僵局,填补权力真空。可是,这时候奥巴马上台了,两方的关系再次发生了变化。 在奥巴马看来,马利基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盟友,因为他不仅善变,而且,在很多事情上并不能给美国帮助,甚至伊拉克国内的麻烦和他们能解决的麻烦数量都差不多,那么,这怎么会是一个好的盟友呢?更何况,马利基对逊尼派实行打压政策,导致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很多国际上的恐怖分子都跑到了这个国家。 之后,奥巴马试图与马利基达成一个协议,就是让美军离开伊拉克后还能保留一支队伍,可是马利基不同意,两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左右权衡之下,奥巴马决定放弃这个盟友,转而找一个更加靠谱的盟友,因此,此时的马利基已经被美国放弃了。 2011年2月5日,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在巴格达接受采访。马利基4日说,他将把自己的薪水减少一半,返还给国库,用于帮助缩小贫富差距。2014年8月,在美国的干涉下,伊拉克总统马苏姆成为了新一任总理,马利基下台。 但是,马利基并不承认这一结果,他还想当国家领导人,为此他指责新总理违反了宪法。他强势的派出自己的部队镇守首都巴格达战略区域,企图借助武力颠覆已成定局的结果。可是,随着支持者渐渐减少以及美国不断施压,马利基已经认识到自己回天乏术,最终命令部队撤离,放弃抢夺总理职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