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施掠影——大水井建筑群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17-09-30
(2011-12-01 13:57:08)

    北纬30度,恩施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凭借这片“神话般的沃土”,恩施通过走绿色繁荣之路,打造全国先进自治州,在兴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的同时,顺利实现了把恩施建成武陵山区中心城市的目标。

     如今的恩施,再不是过去那个落后闭塞的荒蛮之地了,从武汉坐火车,7、8个小时就可抵达目的。2009年,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更是让恩施在全国的大舞台上华丽登场。

    今年9月,第二届湖北·恩施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明星演唱会暨央视30集电视连续剧《大水井》演员、歌手入选颁奖典礼在恩施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家旅行商和百名记者,他们深入恩施的核心景区,考察恩施旅游资源,体会神奇武陵,感受深藏在大山深处的人文和自然美景。
    看来这武陵地区大概是盛产桃花源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武陵,现在又一个现代桃花源横空出世。行走在恩施的山水之间,到处都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再也不用去遥想、拼凑陶翁的描述了,那一幅幅桃源美景,就在眼前,吾辈幸甚!

     听当地人津津乐道:为了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更多更好地了解恩施的历史与变化,了解土家族、苗族的生存奋斗之路,恩施政府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视鸿歌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了30集电视剧《大水井》。意在借助电视的传播优势,特别是央视强大的传播力量,对外宣传推介恩施。为此,今年6月就开始在全州范围内进行演员、歌手的海选活动,全民参与,不亦乐乎。一方面是为了挖掘、推介恩施州的艺术人才、民族文化,让恩施人参与该电视剧的拍摄,参与演唱电视剧的主题歌曲。另一方面也是为《大水井》的拍摄造势。

 

我们去恩施的第一站,就是大水井古建筑群。它位于利川市的柏杨坝区,始建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其建筑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落。整个建筑群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屋脊和墙面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的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雕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此外,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均保存完好。

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和李盖五宅院三部分组成,此地演绎着一个家族的荣与辱,凝固了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史。现已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亮清庄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经过200多年的营建,逐渐形成了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的建筑群落,且高低错落,鳞次栉比,规模恢宏气派。尤其是整个建筑竟然没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木骨架。回廊彩檐吊脚楼,按“风水”、“八卦”及地理条件巧妙修建,布局随心所欲,恰到好处。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房屋的正面采用西式的拱圈回廊圆柱,其外堆塑花草纹饰,表现出中西合璧的组合特点,这在当时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真可谓天人之作。

    李氏宗祠: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房屋60余间。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周围砌起了高高的围墙,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这也正是大水井名字的来历。祠堂依山建有类似城墙的的石围墙,全部用麻条石砌成。是一个集政权、族权、神权为一体的宗法封建堡垒。

    高仰台(李盖五宅院,今大多已毁):此地原叫“葡萄翁”,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因兄弟分居,造宅于此,嫌其地名俚俗,取名“高山仰止”之意更名。豪宅占地2000余平方米,有房屋40余间。建筑飞檐翘角,精雕细琢,鬼斧神工,其工艺匠心丝毫不亚于与之遥相对应的大水井。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前面白色的建筑群是李氏庄园,仿欧式建筑。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朝门匾额上所书“青莲美荫”,系取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中“青莲”之意,以攀附李白为其先祖,借历史名人光耀门庭。两侧的对联是:八龙绕井烟村门户腾贵气   百凤朝山草野文章存世家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四合院式的布局,凿切规整的石板平铺的院坝,中西合璧的院落。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外墙墙面堆塑了各色花卉图案,极具装饰性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廊柱上部装饰堆塑成白菜的形状,取“百财”之意。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李氏庄园远视为西式洋楼,据说是因为儿女婚嫁,亲家嘲笑李家是土财主,李家遂斥巨资打造“洋范儿”。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李氏宗祠,砖墙木骨架,高大雄伟,雕饰精美。祠堂前面的石墙高9米,长70多米,石料大多为千斤巨石,有的甚至重达数千斤。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整座建筑物外墙面,有很多这样碎瓷片拼嵌的瓶花、吉物图案,据说当时是从景德镇买来大批瓷器,打碎后专门用来做装饰图案的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图案精美,工艺精良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宗祠正殿有三进,前殿、拜殿、祖宗殿。高大的梁柱和精美的木雕门窗,使得殿内富丽辉煌。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三大殿两侧都修有砖墙,砖面也有各色装饰。这个“忍”字笔力遒劲,有一米见方,边框上镶嵌的瓷画,在文革期间被砸损破坏了对联至今还依稀可见:头上有天心可对  眼前无事业当修  横批:守分安命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宗祠内的天井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门窗隔扇上精美的雕饰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财主家也讲究勤俭持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宗祠东侧有小门一道,向下72级台阶通往大水井,整个水井用大石料垒砌起高墙护卫,目的是为李氏遭人围困时不致断水,这是有真实的教训的。其外墙上至今保留着民国年间李盖武亲笔书写的“大水井”三个字。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这就是那口并不是太大的“大水井”,整个建筑群,盖因它而得名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依山而建的城墙,总长达400多米,高7至8米不等,厚3米以上,墙顶有宽1.2米左右的步行小道。整个城堡都被严严实实地包围在这样的城墙之中。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墙上设有内宽外窄的射击孔100多个,由外视内不易察觉。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宗祠和庄园之间的山路。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山路上上学的孩子


恩施掠影——大水井古建筑群
   以后电视剧《大水井》开播时,一定会有这个朝门的镜头,俺先立此存照,这叫捷足先登吧?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