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一个人的中秋

 北斗书斋 2017-09-30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风清云淡,果语花香,点点灯火,共捧一轮明月,天上皎洁,地上欢语,本是团圆之时,无奈生活总是不那么尽人意,比如说苏轼在密州的时候,一个人独自饮酒赋诗,遥望明月,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


  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少有能找到一个像苏轼这样全才的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医养生,水利天文,几乎没有一样他不会的,没有一样他不精通的,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上天给了他一个才思敏捷的大脑,还给配了他一双灵巧的双手,可是呢?他的一生,并没有那么的顺利,所谓的天才,可能就是上天贬下的星宿,来到人世间经历磨难的。


  苏轼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截然不同的,大起大落,波澜起伏。苏轼出生在天府之国的四川,他所在的家庭绝对是中国家庭的典范,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还有自己,父子三人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如此家庭,上下五千年,仅此一家。



  在走出眉山,上京应试,苏轼一举而成名,天下皆知,此时此夜,应该是苏轼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上有欧阳修等人的照应,下有无数的粉丝的追捧,官运亨通,前途一片光明,被誉为百年难得的人才,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就在这个时候,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古人有三年守孝的制度,就这样几年之后,当他再回到朝廷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朝廷之中,以王安石代表的新党已经完全掌握的朝政,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改革,想法是很好的,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十分切合,存在很多漏洞,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触犯很多人的利益,造成上不通下的结果,所有的政令到了下面的时候就变味了,根本达不到变法的预期效果。苏轼看不下去,就直言其弊,结果可想而知,被调离出京,远离权利的中心场。


  其实,这也不能说不好,远离是非之地,在地方照样也能施展手脚。然而,在官场上,从来都没有和谐一说,尤其是之前苏轼还“得罪”了新党。“乌台诗案”就这样突然发生了,不需要什么征兆,不需要什么流程,捕风追影,断章取义历来都是政客们常用的手段,“莫须有”都可以存在,何况是货真价实的“罪证”。



  待到新党失势,司马光上台,全盘否定变法,苏轼作为变法的反对者原本是应该重归荣耀,可苏轼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正义感太强,看着旧党一刀切的做法,又忍不住反对,结果可想而知。


  新党打击,旧党又不容,让人不禁想到晚唐的李商隐,同样的才华,同样的境遇,不过苏轼生性要乐观很多,不管是在黄州,在湖州,在密州,在杭州,在儋州,在廉州,哪怕生活再压抑,哪怕前途再渺茫,他都从容对待,甚至是乐在其中。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一路走来,一路吃来,吃出境界,吃出层次,一个会吃的人,是懂得生活艺术的人,懂得生活的艺术,那么没什么能够击倒他了,不管是前途也好,不管是理想也好,这些都不是事。人生嘛,哪有诸般顺利?自己要不给给自己寻些乐子,那还不郁闷死了。



  当然,再从容的人,再大度的人,再豁达的人,毕竟还是人,是人,就有情感,或悲或喜,或高歌欢笑,或郁郁寡欢。在特殊的环境中,在特定的气氛中,这种情感会更明显,比如在密州当太守的时候,恰逢中秋节,月色如玉,皎洁万里,万家灯火团圆,欢歌笑语一片。而这时候,苏轼却孤身一人,百般无聊,饮酒至大醉,醉酒之中,真情流露,挥手就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下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一个人的中秋,未免有些落寞,但世事无常,总不能事事顺心,一个乐观的人,看到是美好的愿景,而一个悲观的人只会加重悲情色彩,这就是生活艺术的价值。眼光不同,心性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不同,那么生活也便不同,磨砺吾心,笑看风云,这是苏轼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