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的分析有以下三个方法: 趋势分析(亦称水平分析)。例如:单独一个收入或费用项目的时间变化趋势。 同比分析(亦称垂直分析)。例如:将损益表中的项目根据占基准项目(通常是净销售收入)的百分百进行衡量,或者比较损益表结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中间余额表。根据企业的经营计算员工费用、折旧费用、税金、利息支出和股利发放等。
本篇先介绍一下用趋势分析法来用于损益表分析。对企业的损益表进行趋势分析,突出了企业战略执行的动态变化。 假设一家蓝天公司,该公司主要向中小企业提供电脑服务(软件和技术支持)。下表列示了蓝天公司X1年和X2年的损益表(百万)。 
这个简单的例子显示了收入和费用项目X1~X2年变化的比例都不相同,读者可能会觉得税前净利润增加8%是个好迹象。 但是,通过对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分析,初步(还未考虑企业经营背景)发现情况是恶化的: 销货成本增长速度超过销售收入增长,是毛利率下降; X2年的利息费用高出X1年31%; 利息收入减少; 净利润下降(尽管销售额增加)。
在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需要特别关注销售费用的变化。企业管理层当然比外部分析师更容易找到答案,但是分析师仍然需要通过分析解决问题: 销售重心是否有意或无意向低毛利产品服务转移? 客户群体是否更倾向购买成品(低毛利),需要较少的售后服务(高毛利)? 从X1年到X2年,向客户提供的信用销售期限是延长还是减少了? 供应商是否减少了AG公司的信用赊购期限,导致更多的营运资金需求? 劳动力成本是否增加?(可以部分解释销货成本的增加) 新的竞争者是否使蓝天公司的市场地位发生了变化? 销售收入增加了14%,而销售费用只增加了8%,说明X2年产生每货币单位销售收入发生的销售费用比X1年要少。
这个例子显示了趋势分析带来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根据趋势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和采取策略之前,关键是要确认影响净利润的因素(如商业模式)是否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将在下一篇介绍损益表分析的另一种方法:同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