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的命运为何如此悲催?

 澄清环宇 2017-09-30


谈起魏延,我们最关心的焦点是魏延到底有没有谋反。我本人虽然不太喜欢魏延,但是如果实事求是的说,说魏延谋反太牵强。因为你说人家谋反,得符合两条标准:其一是魏延想把刘禅从皇帝的座位上拉下来,其二是魏延反对蜀汉政权,想重打鼓,另开张。这两条魏延都不符合。魏延他只不过是集团内斗的牺牲品。

 

你要说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想成为北伐的领导核心,或者说蜀汉的二把手,这或许还靠谱。但这不等同于造反。你不能说国家的二把手诸葛亮能当,魏延就不能当。我有个朋友,在青年政治学院求学,他就说了,我有志向,我要在五十五岁以后,当上部长,六十岁以后当上总理。那你充其量说人家好高骛远,或者志大才疏。你不能说人家这是心怀不轨,或者蓄意谋反。有志向、有理想是好事。

 

接过北伐的接力棒,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安汉兴刘——也可以看作是魏延的志向和理想。

 

但是话得说回来,魏延之死虽然有些冤枉,魏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实话,魏延有点咎由自取。

 

下面我们谈五点:

 

 魏延的命运为何如此悲催?


一,魏延本人桀骜不驯,傲视同侪,看不起任何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这个是他招致祸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平心而论,魏延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对待士卒还是很够义气的,基本上懂得“公赏罚、严纪律、同甘苦”这些大道理,故而其所部多愿为其出生入死。这也是魏延军团长期以来战功赫赫的主要原因。但是魏延这个人性子粗犷,对那些只懂步韵唱酬的知识分子一向是懒于结交,甚至是瞧不上的。这也就间接导致,魏延和杨仪两个人党争内斗的时候,侍中董允、长史蒋琬等文人全都无一例外的站在杨仪这一方。

 

之后,杨仪指责魏延谋反,蜀汉政权那帮文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全都深信不疑。然后都劝谏刘禅,赶紧把魏延做掉。三人成虎嘛,刘禅被说动了。

 

看到这儿,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像廉颇、蔺相如那种“将相和”的事情太少了。大多数文人和武将之间还是互相敌视的。魏延死后,杨仪曾经起身用脚踏踩他的头颅说:“庸奴!还能干坏事吗?”由此可以反证,魏延这个人平时跟知识分子也就是士人阶层,积怨太深。

 

为什么会有积怨?原因是杨仪这帮知识分子和魏延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是菜鸟。作为武将,魏延就会想,我身先士卒,血洒疆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里,才换来今天的江山。我有今天这个位置是靠真本事啊!你们这帮知识分子,就会写文章,动嘴皮子,就当那么大的官,凭什么?!知识分子也会想,一个国家,你想要兴旺发达,就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魏延瞧不起我们,就是罪该万死!

 

双方虽然都互相瞧不起,但我觉得杨仪他们未必会主动招惹魏延。应该是魏延去招惹人家,这种招惹是无意识的,魏延脾气不太好,经常对身边的知识分子又打又骂。

 

陈寿对他评价说: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在那个时代,你去招惹知识分子,你不是找死?!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种能力,他们不仅能够出个坏主意,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还能编个罪名,让你死了以后臭名昭著、身败名裂。

 

二,魏延本人直言无忌,口无遮拦,说话不经过大脑

 

豪迈与直爽是魏延自取祸咎的两把利剑,前者遭疑,后者毁身。刘备沔阳称王,定治所于成都之后,拔魏延为汉中太守。一日,刘备大宴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要职,你打算说点什么吗?”

 

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三国志》记载的原话是“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我们且不说魏延这段答话根本不符合将官授任的规范,单就内容而言,也完全是在“秀自己”。可以说丝毫没有考虑到先前早已视汉中为己任的张飞和其他将领的感受。在这点上,他与同一时期的吕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吕蒙即将西驻陆口,接任汉昌太守时,孙权也问他想说些什么,他是这样对答的:“关羽君臣,玩弄权谋,不可待以腹心。现在关羽之所以没有领兵东向,一是因为您明察烛照,二是因为东吴虎踞龙盘。现在不趁我们兵强马壮谋取他们,一旦情见势竭,想再陈兵出力,恐怕难上加难。邻敌既覆,可让征虏将军孙皎驻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城,蒋钦率领游击部队一万人,沿长江上下行动,随时应对敌方,我为主公前去占据襄阳,这样即使不用孙刘联盟,也可以独力拒曹!”

 

吕蒙的答话就不仅言之有物,方针明确,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话凸显出了东吴集团是一个团队,团队里面人才济济,不止我一个人!

 

而魏延的做法,除了能让群臣在表面上为他这番话而赞其雄豪,复有何益?

 

刘备深通帝王之术,复有容人雅量,自然不会计较。但先主去后,魏延之所恃既无,便当自取韬晦之计,以求存身。他却愈加张狂无忌!在孔明尸骨未寒、费祎等人拔寨回还,准备国殇之时,魏延竟脱口言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意思是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嘛,府中的亲属和官员可发丧还葬,我自然应当率领各军去进击敌人,怎么可以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搁国家大事呢?

 

我们虽然不得不承认,魏延作为蜀国石柱,的确忠公体国,句句直言鲠议。但是这种经常不分场合、不讲方式的直言鲠议,诸葛亮生前能喜欢吗?

 

就算诸葛亮有容人之量。姜维他们能看得过去吗?诸葛亮一死,人家还不找你茬子?!


魏延的命运为何如此悲催?

 

三,魏延特立独行,不善拉帮结派

 

刘备谋定天下,建立蜀汉,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荆州士族、益州土著、东州集团、西凉夷狄四大帮派。魏延本人却跟任何一帮的关系都不熟络,跟文臣生分一些,那还罢了,跟马超、赵云、黄忠等等武将的相处,也并不融洽。除了杨戏稍微夸赞了魏延几句,说他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其余文武,似乎对于魏延这个人,都视为异类。

 

这一切,应该都跟他特立独行、不善权谋、刚烈耿介的性格不无关系。

 

在蜀国,诸葛亮的确很难擢升一个跟四大集团都扯不上关系的人来继承衣钵。

 

四,魏延本人功勋卓著,功盖丞相,却不知道谦虚谨慎,这也是招祸的原因

 

稍观《魏略》与《汉晋春秋》,就不难发现魏延功勋卓著,在蜀汉集团,其军功仅次于关、张,甚至在马、黄、赵之上。

 

公元212年,魏延平克刘璋所部刘璝等九位将领的精锐部队,平定广汉郡。

 

公元214年,魏延攻克重镇雒城,并于雁桥之战中击败生擒刘璋麾下名将张任,并率军包围成都。

 

公元230年,魏延率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连败郭淮、费瑶等十余将,名霸武威。

 

公元231年,魏延奉命引兵逆袭,魏兵大败,魏延军团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退还保营。

 

以上四个案例,还都是抽选自魏延平生中极为寻常的几次战役。如果魏延单单同张苞、关平等人一样,只不过是有“犬马之劳”,那还不足以摄人眼目。问题的关键在于,魏延军团还参加了刘备定鼎蜀汉的核心战役,随着“三虎将”的去世,魏延的元老地位显得愈发的突出。

 

另外,诸葛亮经年北伐,所带主将不过是关、张、赵的后辈,而魏延的辈分虽略逊三人,比之于其他少将堪为“叔伯”了。如此特殊的身份和功劳,确令蜀汉丞相心生疑忌。不仅诸葛亮心里嘀咕,刘禅心里也嘀咕。

 

这个时候魏延本应该把架子稍微放低一些,对上级领导恭敬一点,以打消疑虑,但是魏延恰恰相反。他经常炫耀,我本事大,我作战能力强!问题是人家怕得就是你本事大,作战能力强!

 

五,魏延对于北伐战略,独持异议

 

诸葛亮每战必经祁山,要取堂堂正正、稳扎稳打的策略;魏延却主张西充、下辨、略阳、骆谷、沈岭、子午谷均可出兵,当以奇袭为胜。其实二人若能互补不足,真正做到“以正合,以奇胜”,那是再好不过。可是诸葛亮受托孤之重,不敢妄自行险,以负先帝重托。虽然魏延想“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但诸葛亮心中却不以为然,认定“关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

 

魏延一生忠肝义胆,不失大节,却疏于权略,未免要背上“不能理微”的帽子。此外,“古来材大难为用”或许是其终身未能被诸葛亮诚心容纳的原因吧!

 

从魏延的这个例子,我们得出两方面的教训:其一,要学会做人。一个人死在强大的敌人手里,那不丢人,也不可惜。最倒霉的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在这里我要给有些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提些忠告:看看你们身上有没有魏延那些毛病,譬如特立独行,譬如我行我素,再譬如个性张扬、脾气火爆,说话不分场合。如果有,赶紧改掉,以免将来步入商场或者官场,死在自己人手里。《菜根谭》里有句话,说的不错,分享给大家: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记住这话,即使将来没什么作为,也不至于在商海或者宦海沉船。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大力营造保护人才的环境。像魏延这种人才,他只知道一心一意干事,不懂得明哲保身,也不懂厚黑学,比较一根筋。所以很容易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那我们就要用政策、用法律、用制度把他这类人保护起来,让他们健康发展。如果到了二十一世纪,魏延这种人还是逃脱不了被人扣帽子或者被人害死的结局,那将是时代的悲哀。

作者  赵丹阳  文史作家,时评人。微信公号:wuleihuaj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