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起义。唐宝应元年(762),方清发动歙黟农民起义,声势浩大。翌年,方清入江西与陈 庄、陈玉义军汇合。永泰元年(765)正月,回师歙县,杀死歙州刺史庞浚。翌年,李光弼派柏良 器等率数万官军合击歙州,义军退守休宁山险,不久失败,方清阵亡。 黄巢攻克歙州。唐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部将朱直管率兵进攻歙州,钱鏐率官军抗击, 朱直管败走江西。翌年十一月,黄巢起义军再攻歙州,大败钱鏐,连克宣、宁、歙、信、饶、杭 各州。后因镇海节度使周宝围剿离去。 方腊起义。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在浙江青溪县(今淳安县)帮源洞聚众起义。 十二月,起义军攻入歙州城,杀守将郭师中。起义烽火遍及皖、浙、赣东北,威震东南。先后攻 占 6 州 52 县,使宋王朝大为惊恐。宋徽宗集中数十万官军对方腊起义军围剿。翌年四月,方腊等 30 多位起义军首领被俘,起义失败。 项普略转战徽州。元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起义军首领徐寿辉派部将项普略攻克徽州 城。七月,项普略率起义军经昱岭关进攻杭州。九月,回师歙县,因元守将八忒麻失里占据府城, 遂转战昱岭、六甲岭等地。翌年一月,起义军彭莹玉在昱岭阻击元军,项普略率起义军再克徽州 城,守将八忒麻失里败走。三月,数万元军进攻徽州城,起义军弃城西走迷惑元军,然后回戈一 击,大败元军。十四年三月,元江西平章星吉派部将率元军在建德路万户吴纳配合下击败起义军, 占领徽州城。次年,起义军再克徽州城。不久,江西元军再次配合吴纳袭击徽州城,起义军失败, 项普略、彭莹玉被俘就义。 邓愈徽州城保卫战。元至正十七年(1357)七月,朱元璋派邓愈、胡大海进攻徽州,元守将 八尔思不花和万户吴纳等被击败,吴纳退守遂安(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南)。邓愈、胡大海占领徽州 后,继续追击至白际岭,再败元军,吴纳自杀。九月,元军反攻徽州城,此时,胡大海已去婺源, 守城官兵不足千人,邓愈用空城计,元军不敢擅入。十一月,胡大海回师救援,与邓愈内外夹击 大败元军于徽州城下,元军统帅扬完者逃走,镇抚吕才被杀。二十一年十月,邓愈奉命移师江西。 史桂芳抗击“倭寇”。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百余人由淳安西掠歙县,知县史桂芳 率众乡勇抗击,“倭寇”自方村北窜绩溪。由此,开始筹措修建县城城墙,在城南 1 公里险要处垒 砌新安关。 金声、江天一抗击清兵。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占领南京后,徽州的明朝官吏大部逃亡。 温璜代行徽州知府职务,明右都御使金声与学生江天一等招抚士民,集合乡勇,组编军队抗击清 兵。温璜派金声率兵把守丛山关(今绩溪县北),并指挥副将分领 13 营,担任绩溪、黄山 6 岭的 守卫,温璜坐镇徽州城。十月,清军总督洪承畴派提督张天禄,总兵卜从善、胡茂桢等攻打丛山 关,并派都统叶臣督剿。同时,清军利用明降臣黄澍诈称援军,来到绩溪、歙县城下,赚开城门, 金声、江天一、吴国桢、陈尚遇、佘元英等明朝官吏被俘,温璜自杀。十二月,明唐王朱聿键再 派大学士黄道周率兵试探徽州,被张天禄生擒。 潘永禧攻占徽州。清顺治五年(1648)正月,南明金声桓在南昌反清复明,派部将潘永禧攻 占徽州。清总督马国超派侍郎敖童率兵抗击,总兵胡茂桢屡在休宁榆村,歙县西溪南、吴村、西 坑等地重创潘军,乘胜克复休、黟、祁各县城,潘永禧等退回饶州。翌年十一月,金声桓所设的 黄山寨总兵王俊、张公寨总兵汪永高、五都源寨副将江溥、黄尖寨监纪程正邦各自以寨降清。 宋标徽州城作战 。清康熙十三年(1674)八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反清, 令部将宋标自饶州进攻徽州,相继攻占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绩溪及徽州府城。九月,江宁 清军将军额楚、副都统巴尔堪率兵征剿,总督阿席熙、安徽巡抚靳辅率兵会师督战,并调王永誉 为安徽提督率兵驻建德(今东流)助战。额楚在绩溪击败耿精忠,既而收复徽州府城,俘获宋标。 658 太平军征战歙县。清咸丰五年(1855)二月,太平军首次攻克歙县,知县廉骥元自杀。翌年 三月、九月,太平军攻打徽州府城,被清军守将张芾击退。十年二月,太平军李世贤、刘官芳率 兵攻徽州城,与张芾激战北门外,太平军失利。四月,太平军与张芾激战三阳坑,败走绩溪。八 月二十四日,李世贤再次率兵攻打徽州城,俘清兵千人,清军守将李元度率残部弃城逃向开化。 太平军攻占徽州城后,向徽州各县及皖浙、浙赣、皖赣边境游击。十一年十一月,太平军在歙县 街口、深渡、篁墩等地游击作战。同时,太平军杨辅清自宁国进攻徽州城。十二月,清军守将张 运桂坚守徽州城,太平军攻城不克,遂聚集兵力在屯溪、岩寺、潜口游击作战,以截断徽州城官 军粮路。十九日,清军将领唐义训、朱品隆率兵先后突破太平军石桥、潜口防务,配合张运桂抗 击太平军。二十六日,清军张运桂、黄万友、朱品隆、唐义训合击太平军于岩寺,太平军失利, 杨辅清受伤。同治二年(1863)二月底,刘官芳、汪海洋自黄山至岩寺与溯江而上的太平军汇合, 在长林、岩寺、潜口等地与清军刘典、王沐等激战数日后,撤出歙境。八月,太平军古隆贤部由 太平入箬岭,被刘典堵于许村,刘又得唐义训会兵,前后夹击,太平军遂败走绩溪。三年正月, 李世贤进攻歙县,在吴山铺、新管遭唐义训伏击撤退。三月,李世贤与陈文炳、汪海洋兵分老竹 岭、深渡两路攻打徽州;十三日,与清军毛有铭、唐义训激战歙东、歙南,清军失败,太平军乘 胜转战歙北,迂回歙西,包围府城;16 日,李世贤部攻打朱村清军,唐义训救援被困,毛有铭再 前往救援逃入府城,太平军直逼府城下,层层围困。后因游击于小川、深渡、渔岸、敬兴、王村、 篁墩的太平军失利,且又数日攻城不克,遂率部离去。六月十六日,太平天国天京被清军攻克, 太平军取道徽州,经歙县大洲源南撤。八月十五日晚,太平军在正口西渡新安江,与唐义训、刘 明灯激战,太平军列王邱国文战死,李秀成养子李士贵被俘,余部败走江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