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潘最后的遗憾,打败太平军却打不赢这群流寇,只怪他太愚忠了

 山地之仔 2018-11-23

清朝晚期的时候,中国出现了一支非常著名的起义军,曾带给清朝很多的麻烦,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们叫什么,没错,他们就是太平军,太平军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起义军之一了,其主脑洪秀全,率领众多反清者,在全国各地对抗清军,而且太平军还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线,更是让清朝的战神,湘军的统领曾国藩也失败了好几次,不过战神还是战神,曾国藩最后也没有再给太平军机会,在1864年,把太平军的首脑洪秀全捉住,太平天国正式宣布瓦解。

曾国藩和清政府都以为骚乱已经结束可以歇歇了,但是没料到,太平军刚刚解决,又有另外一支起义军出来搞事,而且这支军队也是继曾国藩之后,最让他头疼的一支起义军,这支起义军叫捻军。

捻军一开始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北部地区,其实捻军的存在时间和太平军差不多了,那么捻军为什么没被发现呢?第一是因为捻军不是正规的起义军,没有统一的首领,没有统一的制度,只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就是与清军作对;第二就是因为捻军一开始的势力十分的小,并不像太平军那样有庞大的组织和军队,他们对清军造成的麻烦也就不足畏惧,因此捻军也就不被人所知。

不过清朝还是要制止一下捻军的,于是就派出了僧格林沁带领清军与之作战,僧格林沁我们都知道,他的骑兵的战斗力非常强悍,比曾国藩有过之而无及,捻军在僧格林沁的攻打下,自然是抵挡不住了。但捻军其实不差,他们与太平军相差的东西就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与军队,而随着遵王赖文的加入,让捻军的这些不足得到了弥补,僧格林沁也在捻军的强势反扑下战死沙场,清政府自然不想看到第二个太平军出现,于是马上让刚刚结束了太平军战斗的曾国藩,去北方抗击捻军。

  

这就让曾国藩十分的头疼了,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曾国藩年纪大了,刚刚经历完太平军战役,此次再北上,显然精力跟不上心态了。再者是因为曾国藩以为战争已经打完,已经让湘军的人各回各家了,连他的弟弟曾国荃都解甲归田了,湘军已经再无人可用,想要重新组织,要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先不管找不找到打仗的人,就慈禧不满曾国藩的这个态度,打起仗来,肯定是后方无援的了,那时湘军必定会失败。

但无论,曾国藩此人就是忠心,当初有机会谋反他也没做,更何况这次,所以他还是硬着头皮去与捻军作战,最后他 的战法对于捻军来说丝毫不起作用,连流寇都剿灭不了,他也不禁叹气:“吾有平贼之志,但无平贼之才。”不久后就被降职让他闲居,其实都怪他太愚忠了,硬着头皮也要上,不然他也不会在临退休前遭此一劫,不能完美收场。如果不是后来捻军内部分裂,清朝或许也没有这么快能消灭他们,捻军也成了曾国藩一生中最后的败笔,也是他的遗憾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