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年纪大了,穷,不需要被你原谅

 二氧化硅2012 2017-09-30



青春毛不易 - 明日之子 第15期



1

 


最近一则“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的主题文案火了,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转发的时候,我心里挺难受的。我知道钱当然越多越好,但年纪大了,穷,并不是不可原谅的。


恰好,那两个晚上,我读了一本书《大地上的亲人》,第一个晚上读到了将近两点,读得我热烈盈眶,也堵得心里发慌。我也找到了自己为什么对那句广告词有反感的原因:


  • 我无数的亲人,无数在农村,在工地的亲人,他们年纪很大,仍然很穷,他们不需要他人原谅,他们是无声的人群。

就像《大地上的亲人》里作者黄灯写的那些她的亲人一样:她丈夫的哥哥,在外打工十八年,最后被自己的亲人拖欠了十多万工钱,一无所有的回到了乡村,现在依靠附近村庄打散工。像所有普通农民一样,承受着时代带来的苦楚和欢欣,同时也像千百年来的农民一样,在艰难、平凡的生活中,维持着家庭的运转。

 

我写过一篇父亲的文章:父亲没写散文诗,只有低入尘埃的卑微,那就是父亲最真实的状态。按照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穷的逻辑,父亲一生都应该被鄙视。我现在依然记得上学的时候,因为没钱报名,他去学校求校长的事情,那时候他四十多岁,年纪很大了。

 

只是我们的话语在选择性的遗忘,遗忘那些卑微的人


在高速发展,房价高昂的都市里生活久了,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来到城市。


在故乡的那片土地,这些普通的亲人,如尘埃一样生活,也如尘埃一样挣扎,离去。90年前,鲁迅一次在香港演讲,标题是《无声的中国》,用到现在依然适用,在这个貌似喧嚣、热闹、无数海量的信息的互联网世界,但对于农民阶层来说,依然是无声的中国


 


2

 


《大地上的亲人》之所以让我触动,是因为和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很像,作者黄灯出生在湖南岳阳汨罗,通过自己读书读了出来,在城市立足,做了大学老师,嫁给了一位也是来自贫困农村,通过读书出来的所谓“凤凰男”。


丈夫家里比她家更贫穷,更触目惊心,很多次,她跟随丈夫回到老家,看到因哥哥嫂子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孩子由婆婆带,而孩子长大后,很快就通过网恋找到男女朋友,十八九岁结婚,有了孩子之后,又把孩子留给父母,自己出去打工。


“这样,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制造留守儿童,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轮回。”

 

多少的农村是这样的?反正每次我回到我们村里,看到的景象也大致如此。相比我们成长的时候,虽然比现在更贫穷一些,但至少父母都在身边,一大家人都在一起。而现在很多家庭都七零八落了。

 

我家里七个兄弟姐妹,小时候的艰难可想而知,除了父母种田之外,没有别的经济来源,还得送我们读书。我大姐很早就没上学,20来岁出来打工,是我们村,甚至是整个国家南下打工最早的一批。


大姐的打工岁月,很多已经模糊,但正是她的打工,让我们在家的更小的孩子能够上学。而在90年代,村民对知识和读书充满神圣的渴望。


我现在都还清楚记得,我大哥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以后,方圆几十里村庄的人,路过我们村都会说几句,而那时候只有十多岁的我,也时常被教育,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和你大哥一样考出去之类的话。

 

黄灯写道:“1990年代的中国,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通过读书走出农村,是所有家长深藏心底的信念,不要说考上大学,就是考上中专、大专,都意味着身份的彻底改变,意味着时代为农局面的终结,意味着进入体制、获得和农民截然不同的干部身份,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中,从天平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但是现在农村的这种精神气彻底没了。再也不以送读书为荣,就算谁考上大学,也不再是很光荣的事情,因为毕业可能意味着失业。


很多乡村中学的孩子,知道自己初中毕业的命运就是出来打工,早早就不想上学,有的甚至初中没毕业就出来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突破阶层的可能。


很多出来打工的年轻人,信息时代裹挟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在获取物品的权利方面,貌似和别人没什么差异,但是否具有获取心仪物品的能力,是否拥有人生选择权的能力,成为凸显他们身份的赤裸裸现实。




3

 

 

农民的最大愿望就是让他的孩子不要做农民。对农村的孩子来说,现在外面的机会确实越来越多了,但是农民的情况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在农村已经不存在一种恒定而又被认可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伴随社会的流动和新技术的来临,早已从根子上完成了对农村的攻城掠寨,断裂而又无法修复的价值观念,更多的农村只能成为城市的附庸。而农村的孩子,一波又一波的涌进城市,然后成为城市廉价的劳动力。

 

我小的时候,村里虽然说不上富裕,没有现在那么多新楼,大家好像都过得挺开心的。农忙时节相互帮忙,大人经常到村里的公共场所晒谷坪聊天,吹水,孩子们躲猫猫,或者听大人讲故事。


如果谁家的孩子,能够读书考出去,那都是全村的一件大事,村里出钱放电影,全村人给礼,带着很朴素的愿望,希望他未来能够做官,帮助村里做些好事。

 

黄灯写道:“在信息极为闭塞的当时,每个参加高考的孩子的分数短时间之内就会传遍全乡,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会立即成为全乡最具震撼力的新闻。在当时,乡亲们都卯足劲要送孩子念书,念完了初中念高中,老大念了,老二念,老二念了,老三念;高中应届没考上,复读再考,考一届不行考两届,直到考上为止(我熟知的一个学生最多复读了八年,最后还是考上了一所中专)。”

 

我们村也有一个复读了八年才考上中专的人,和黄灯文章里描述的一样。那时候农村对知识,对改变命运的渴望真是执着。现在不知道是因为改变命运的通道越来越窄,还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观念已经让人彻底变了。总之,现在的乡村已经不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乡村了。

 

现在在村民眼里,唯一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本事的标准就是金钱。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短时间内赚到钱,成了活着的最大的动力。


大学刚毕业没多久,我处于动荡期,换工作频繁,一年回去过年,村里一位老人问我,一个月大概拿多少钱,我报了个数字,他很不屑地说,哦,我孙子初中毕业在外打工,好像工资比你好高一些呢。

 

以前回去怎么也可以找几个人聊聊天,现在春节回去,大家都忙着打牌,招呼都懒得打,拜年不过是个形式,四人成桌,三人斗地主,总会找到最快的方式来赌博。这才是村民过年唯一的乐趣所在。

 

我无力对故乡进行什么批判,她也只不过在这个国家迅速发展下的一个缩影,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一个角落,世代的人出生和死亡,也不过是农田深耕了几十次。



 

4

 

 

人的出生不能选择,命运的幽暗谁又能看明白?

 

很多次回想自己的人生,可能稍微一步不那么凑巧,就是另外一番模样:


譬如我初中毕业曾考上中专,但因为体检原因被打了回来,高中已经开学了一个多月,靠县城的一个亲戚帮忙才又进了高中,譬如大哥大学最后一年,家里实在没钱,我曾休学过一年,我自己都不知道能否重回学校;譬如第一年高考前生了一场大病,只考上了一所很一般的学校,来了通知书也没去读;譬如当初选择志愿,完全就是为了省钱,并不是觉得那学校怎样等等。


人在弱小的时候,在不能自己掌握命运的时候,稍微一点不同,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模样。

 

那些从小比我聪明,家里也比我有钱很多的同龄人,绝大部分都在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而我却阴差阳错像走在命运的钢丝上,惊险地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而在城市生活久了,很容易忘记那些大地上的亲人。当你身边都充斥着暴富、融资、上市、官位、腐败等信息的时候,你会忘记,原来曾经走过那些路。

 

现在的话语权,不过是城市人的话语。有着话语权的人,自然会思考着如何打动那些他的目标客户和读者。就像那一套文案,每一句都在为城市忙碌而又总觉得钱不够的上班族而设。但每一个依靠自己诚实劳动而获得尊严的人都不需要被原谅。


我现在依然会想我大姐,她四十多岁,为了送女儿读书,依然贫穷,每次我们回去却会拿出最好的东西给我们。他们的贫穷和是否勤劳,没有任何关系,要说勤劳,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过她。



 

5

 

 

对故乡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着不同的角度,就如佛教里的这三重境界:

 

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最开始的时候,你就生活在村里,也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一切山水都是原本的样子,都是美好的,就如童年。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你见过一些世界,会看着身边狭隘,无趣,这时候你总是想逃离,总是想有着到外面更美好的世界里。

 

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时候你经历过很多,内心的冲突也渐渐平静了下来。你不再执着于要去改变什么,乡村落后就落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生活的轨迹,家乡也是这样,他的山水永远都是如此。


你只需平和的去看待。这时候,你也和乡村和解,甚至能够看到背后每个人的幸福和小小的乐趣。就像我写父亲那篇文章里提到的那样:我觉得父亲和大伯他们那样每天能在一起打牌,聊天,静静等待死亡,然后知道自己会埋葬在那个山头,也是一种幸福。而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埋葬在何方。

 

就如黄灯写的: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隘口村人确实能从闲扯中获得快乐,如果他们的酸甜苦辣,都能在打讲中付之一炬,我又有什么理由,强求他们一定要扎脚勒手、大汗淋漓地以深圳速度再建一个经济特区呢?如果他们在吃饱了饭后,始终坚持世上最有味、最过瘾的事就是扯谈,我为什么要自作多情,将隘口村的人懒散,归结到他们爱扯谈的习惯上呢?我凭什么药区分隘口村晒谷坪上成群结队的扯谈,和北京、上海、广州那些城里人跑去泡吧?既然隘口村的人能够以最小的成本,享受到聊天的乐趣,我凭什么一定要隘口村人爱扯谈的习惯不满呢?”

 

所以我现在回去,接受了一切,不像刚开始那样会带着愤怒或者批判,总觉得这里不对哪里不好。现在村里的孩子,想依靠读书出来是越来越难了。但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命运和乐趣。一样是大地上的亲人。

 

一直喜欢《简·爱》里这句话:“多少人在承受比我更为孤寂的灭亡,多少人在默默反抗自己的命运。”相信很多很多无声的人们在默默反抗自己的命运,虽然改变的机会越来越少。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