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各类餐饮馆子 老北京的馆子有几个特点 环境脏乱差、态度横拽牛、菜品色香味 秋林家除了环境没太差,别的选项全部中招。老板姓戴,家里排行老二,所以有人叫他戴哥,有人叫他二哥。秋林没有菜单,所以省去了点菜的烦恼。“二哥,今天三人,受累看着炒几个时令菜”这是来秋林吃饭的打开方式。二哥屁颠儿屁颠儿的去了,不一会儿菜上桌,有荤有素,能吃饭能下酒,让你吃饱吃好还不贵。碰见矫情的,二哥眼珠子一瞪,出门儿左拐,一堆饭馆,爱哪儿吃哪儿吃去。 
倒不是二哥多牛,这小店就他们老两口儿经营,加起来一百多岁了,做这个纯属自己喜欢,人多了也照应不过来。你点糟溜鱼片,那边要油焖大虾,这哥儿几个要喝北冰洋,那几位要大绿棒子,确实忙不过来。
其实二哥一直不让写他家,就怕知道的人多了慕名而来,客人也不舒心也影响他的生活。用二哥的话说,无意闯入的,我可以不做。慕名而来的再累我也得伺候着,肯定不能拒绝,如果轰出去,这叫水倒流,北京人干不出这事儿来。 二哥的厨房特别大,而且收拾的倍儿干净,在二哥的后厨待着,有种原来国营餐馆儿后厨的感觉。二哥做饭永远不紧不慢的,一点儿不毛躁。滑肉片儿、炒鸡蛋、焅大虾,什么也不耽误,没一会儿菜就可以上桌儿。但这简简单单几分钟做菜的过程,却体现了一个老厨师几十年的经验与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