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品景点:侗寨木楼废墟!

 八寨老杨 2017-10-01
 
 


先做一个广告。

每年旅游旺季,尤其十月黄金周,我们程阳桥景区都是节目丰富的,简直人满为患。无他,因为我们有八个寨子,人多力量大,仅此而已。


旅游无非就是人看人嘛。

又是一年一度黄金周,又是我们八寨迎来摩肩擦踵的人力大赛季节。大约因为经济下行,今年的黄金周干脆就大方一些,一家伙放假八天。


经济真的糟糕到这种程度了吗?

天知道。


估计是真的,要不然,就为这一点免费高速公路,居然有那么多人乐意在高速路上露营,任何一块地都好一些的吧。除非是高速路过路费实在贵得吓人——好像确实如此。


不过可以想见,接下来的这些日子,各种高速公路、景区、名胜古迹等处,将会上演各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旅游产业大跃进经典剧情。


敬请期待,尤其要准备好救心丸。

千万要速效的。别说没提醒你!


平时难得在电视上看到侗族生活的视频画面,我说的是真实生活,而不是艺术风格的表演。那种侗寨张灯结彩,侗族人民花枝招展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表演,时时都有。撒谎只会带出更多谎言,意义不大,可能还贻害无穷。


那是表演,和真实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就好比电视里联欢晚会那种歌舞升平的画面,和城里人压抑得大马路上都想找一个人骂架的真实生活,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真实和表演是两码事,这就好比当今各个城市高楼林立,仿佛全世界的新楼高楼大楼,全都集中在中国境内,够风光够气派了吧?


可是,你还是住着五柳先生所谓的仅供容膝的、实际使用面积不过几十平方、逼仄的小鸽笼,防盗网比鸽子笼还结实和细密。


因为那些庞大到伟大的建筑,跟现实生活没有多少关系,那是橱窗,是用来展览的样品。就像厂家拿去化验的样品一样,跟商场里上架、售货小姐拼老命推荐给你的,不在一个档次。


如果建筑领域仍旧这么发展,可以想见,不是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到处都是那种大部头的畸形怪状的伟大建筑。


至于这些建筑的最终命运,听说过鄂尔多斯吗?要不,你完全可以参观俄罗斯远东的卫星城,如今空无一人,仅供老鼠和白蚁潇洒。


普罗大众平常居住的房子,成了这些伟大建筑缝隙里的小不点,勉强而坚强的表现自己倔强的生命力——哪怕已经奄奄一息的苟延残喘。


那些伟大建筑跟你没关系,半文钱都没有。

哪怕就是你签字建设甚至是你开发的项目,或者你是工地的搬砖工。那又怎么样,都说了没你什么事!太监怎么可能和小主子有血缘关系呢?除非你是韦小宝!


人类的创造力总是让大自然有点莫名其妙,有时候非常有创意,比如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建筑。


有时候简直就是傻逼,暴殄天物。比如现在很多在中国出现的伟大建筑。除了伟大,也就是伟岸而大条之外,毫无意义。


世界上那些真正伟大的建筑,如今大多已经成为废墟,昂首挺立,迎风招展,证明自己曾经出现过,顺便证明人类曾经如此那般的有过智慧。


必须承认,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人没法活在过去,也不能回到将来,只能在当下摸索,摸个石头过个河,过河之后泡个妞什么的。大多数时候都只能站在废墟面前,感叹世道无常,暗恨生命短暂。


大约,总是要等到失去以后,才会有珍惜感。我们唯一能够珍惜的,无非就是再也得不到或者已经失去的东西。


面对废墟,足以理解,活着只是生命的一小段,而更漫长的是死去。这些废墟,作为曾经美好而伟大的建筑物,真正使用的年限并不长,更多的时间,是作为一个腐朽伟大的隐喻,给世人以警醒。


昏睡太久,想醒过来还真是不那么容易。

有时候,一些智者就说,与其叫醒他们,还不如让他们就那样在昏睡中来到这个世界、顺便在昏睡中过完一生、最后在昏睡中离开这个世界。多幸福啊,作为生命存在,永远都是昏睡。


人生意义伟大到这种程度,真是一种运气。


后来人要是观察工业时代,大约看到的,满眼都是触目惊心的伟大建筑。巨大的水泥丛林,杂草丛生的铁轨,斑驳陆离的高速公路,还有各种各样、让他们觉得莫名其妙却又以为极具考古价值的物什。


这好比现在的考古学家研究古代人的夜壶一样,一个夜壶居然能够写出几十大本皇皇巨著,有些甚至还有《夜壶和夜宵的良性循环》这种伟题目。


此情此景,怎么不让人不着急:靠,你们这些个破祖先,就不能多弄一点夜壶吗,以前又没有爬满苍蝇和白蛆的公共厕所。


后来者看到我们今天正在骄傲的东西,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大概是出于不想让后来人指着脊梁骂太抠门,所以中国这几十年来几乎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建筑业上,虽然七丑八怪,让人怀疑人生。


正是因为品种多样,更加有利于后代的研究:哈哈哈哈,你们蓝眼珠鹰钩鼻子算啥鸟啊,瞧瞧瞧,这就是我们祖先那个时代的标志,真是伟大啊,几把水泥砂浆、几条锈铁,居然做出这么个怪玩意,天啊,神啦!


你今天看万里长城,差不多也会有这种感叹,除了那股骄傲之外,其他的可能差不多。如果你是万喜良的后代,可能这点骄傲都没有,全都是刻骨铭心的仇恨!


有一种建筑形式可能会成为遗憾,因为没法给后代留下足够丰富到足以骄傲的活生生证据。


侗族木构建筑天下闻名,无出其右。

几十年重来一次的宿命,犹如诅咒悬在头上。这个毒咒只好比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都悬着。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木楼连片的寨子,一夜之间成为一片废墟。


大概因为这种毒咒,侗寨的建筑形式很难得到真正革命性的变化。传统仪式往往来不及好好学习和领悟,就遇上一场大火,一切都化为乌有。


几十年来一次,一辈人而已。孩子都还没来得及学好老头子的手艺,就已经重头开始。


什么叫从头开始?

给你一根铁线一个线圈,你给搞出电磁感应来。要不,给你一支铅笔几张纸,乖乖,弄个相对论玩玩吧!要不就指着一棵橡胶树,你搞出一个轮胎遛遛?


不过,要是我们能够好好保存一些遗迹,半烧不光的寨子和半倒不塌的木楼之类,就能够有一个相当于可以临摹的碑帖,后人完全可以从中体会到前人的智慧。


这个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可惜,我们骄傲到连这一点都懒得去做。


只要一场大火之后,就会匆匆忙忙,清扫木炭、平整土地、再起新楼。你要是弄得慢一点,还有人催促:老是留着这堆焦炭梁柱干嘛,还不抓紧时间拉倒重来?


临时搭建的木棚呆上一段时间,苦苦煎熬,终于把新木楼给修建起来,又是一座顶天立地的世界遗产单位级别的新建筑!


新居大喜之后,焕然一新,那场灾难渐渐的没了影踪,仿佛从来未曾出现过一般。因为现在的木楼同样修建在火灾现场之地,所谓的祖宗留给咱的宅基地,曾经无数次满目疮痍的祖传圣地。


看到崭新的廊柱,谁还记得过往的不堪呢?


孩子漫漫长大,当然是孩子的世界。

原来经历过灾难的,慢慢变成老人,原来的老人,渐渐的回归山林。只是在口头故事里,隔代传递那些个关于火灾的故事。孙子辈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以为爷爷奶奶曾经参加过好莱坞电视台的讲故事大赛!


历来都是一个建筑工地,从来都有崭新的木楼,根本见不到断壁残垣,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得出咱们生活比蜜甜的破结论。自然也很容易,由此显得侗族村寨很没有历史,至少在建筑上如此,最长寿的建筑,不过就是几十年而已。


据说侗族人是尊重祖先的,具有祖先崇拜的习俗。这种说法有点邪门,因为目力所及,你能看到的,大家最隆重的不过就是清明上坟的时候,对祖先表示那么一些尊重,挂纸烧香。


虽然显得极为虔诚,却是带着满脑子生意经,无非就是威胁祖宗:你们可是要保佑我们发财,不然以后再也不来!


未必再也不来,确实很少来。平时可是难得一见,谁会到祖坟地里坐坐的。跟过去的人诉说心事什么的。


清明热闹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有机会可以聚餐,吃肉喝酒。平时哪怕就是对老人家,有时候都会不理不问,由着他们自生自灭。鼓楼里你们自己爱怎么玩怎么玩吧!


咱们对建筑的态度,已经充分说明了我们对旧物的思路和想法。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如果永远都提倡更新换代,而且明文规定破旧立新。那么,咱们永远都不能积累出自己辉煌的文化。


没事的,自生自灭好了。

于是就成了云贵高原和岭南沟壑一带的弃子,没人会在乎那种对自己都不在乎的人!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也如此。


临略大火、干冲大火、水团大火、大寨大火……


要是这一切都不能让我们警醒,只能让时间淡掉的话,那真的一点法子都没了。据说遗忘意味着背叛,哪有什么意味?


遗忘就是背叛!


如果能有一个木楼废墟纪念馆,不管是考古、文化、建筑等方面,这些重大的文化意义,姑且不提。哪怕就是对寨子里依旧活着的以及将来还会在这里生活的人,都能有足够的警示和规劝。价值巨大,而且不可替代。


因此,非常希望咱们侗寨能保留一些烧焦的木楼、半歪的篱墙、一地瓦砾,屹立寨子里,成为一种鞭策,从而排除几十年宿命的毒咒。


不管怎样,都是好事。

人家法国佬还有战败博物馆呢。


亚当斯密说,每个人的自私,就促成了这个社会的交易,于是就有分工和工匠精神,于是就可以大步发展和创新,人类才有越来越好的前景。这话让我深以为然。


为此,我愿意积极配合侗寨木楼废墟建设项目的开发。作为实际行动,第一步就是合理价格卖掉我家的木楼废墟!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当然价格越高越好。


咱们非常有必要,让全世界都知道——

咱们这个充满智慧、曾经伟大的民族,不但给这个世界留下木构建筑群,这个伟大的建筑样式,并且,还是有希望再度辉煌!


咱们不但能够拿掉头上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还能够让咱们的修建木楼,不再是西西弗斯一样的循环往复,永远在重复无用功——几十年一趟大火灭掉,你还能剩下什么——而是开始有一些积累,尤其是文化上的。


面对当今竞争白热化的资本市场,你要是几十年重头来一趟,等于是别人的韭菜,毫无竞争力。虽然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可是咱们没必要总是在沙滩上幸福欢快的裸奔啊!


因此,不管怎么说,有一个侗寨木楼废墟景点,除了能够激发游客那种感同身受之外,最重要的是咱们自己的凝聚力。


这是一个景点,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

而不是别人嘴里那种客套话:侗族是原生态文化的博物馆!那是别人把我们当活化石看待,等于是把我们卖了还要我们帮着数钱,千万不要上当。


你要是说,咱们侗族要的哪样凝聚力?人家早就已经为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记得《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振奋人心的励志歌吗?


你如此高尚,高尚到我们无地自容的程度。

道不同不相为谋,那我就无话可说了,让你自生自灭好啦!


你既然那么厉害,那就好好享受别人为你安排下的幸福生活吧,我们没有意见。


只是暗地里觉得,生活还是自己过的好,跟别人关系不大。那才叫自己的生活,不然,活着干鸟啊!


一辈子只不过就在浪费资源。

你还好意思说自己原生态?

酒囊饭袋还差不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