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悠悠昭阳客 2017-10-01

 


参加苏州家话第五期活动。这期主题很好——《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为什么说这个主题好?


好的主题要能引发反思,形成发散,构成碰撞,达成临时性共识,在生活中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这个话题就是如此。


首先是这个命题可靠性。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例子,也可以举出无数个反例。例子只可以证伪,不可以证明。但这个命题价值依然很大。


上海的杨雄所长说,按照大数据来说,家长影响孩子有四种情况。


家长改变,孩子改变;

家长改变,孩子不改变;

家长不改变,孩子改变;

家长不改变,孩子也不改变。


从概率上来说,家长改变,孩子改变的几率最大。既然改变孩子概率最大,父母当然应该努力改变。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如果家长改变,孩子改变的效果不佳,我们就不要改变了?


这就进入到了第二个层面。父母改变的动机?


如果父母改变,仅仅是促成孩子改变的路径。那么父母改变,不过是一根棍子、一条皮鞭。这种改变,因其功利意义,失去了一种长远的价值追求。


教育孩子只是父母人生的一个方面,绝不是全部。父母改变,应该从其对自己生命成长的角度来审视。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传奇每天都在延续。


父母改变,导致孩子改变,不过是一个意外的奖赏。因为所有的教育,首先都是自我教育。


从孩子身上都能看到自己。我们常说,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站着两个熊家长。你批评过多,孩子就喜欢谴责;你总是挑剔,孩子就会抱怨;你强制过多,孩子就会对抗。你没有同情心,孩子就不会善良;你喜欢算旧账,孩子就记住你的一点一滴,将来攻击你,噎死你……胡适说得好,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你自己没有的东西,你没办法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曾经有个妇女带着一个孩子去请教圣雄甘地帮忙,他的孩子喜欢吃糖,牙齿都被蛀虫蛀坏了。甘地不说话,挥挥手让她带着孩子走。


过段时间,甘地让人把这对母女找回来,甘地循循善诱告诉这个孩子吃糖的危害,教育效果很好。女人很不解,偷偷问甘地上次原因。甘地说,我也爱吃糖,医生反复强调都改变不了。我只有把吃糖的毛病戒除了,我才可以教育他……


你自己也有的毛病,你怎么教育?除非做反面的例子,或结成一起改正的同盟军。


所以在我看来,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就算这个命题是低效的。也有价值。毕竟大部分家长自己改变了,也是重大进步。教育是非连续的活动,改变一点是一点。


比如一个命题叫逆境出人才。为古今中外很多名家所追捧。


这个命题,绝不是否定顺境出人才,更不是赞美逆境。人家在顺境中,你偏偏要把他抛入逆境,这都不对。实质上这是一种悲悯情怀,因为逆境中的人最需要鼓励、支撑和温暖。众多名家都这样说,是想传递给逆境中的人一种生命力量,告诉他们上帝没有并抛弃他!从逆境中走出来就是春天!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也当作如是观。因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改变也是一大难题。


再次,父母改变的意义。


意义的第一个方面,是纠偏。过去父母“管教”孩子,重点在“管”。父母改变则转向“教”。


“管”,最重要的手段是批评和奖励。但批评和奖励,都没办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会养成观察别人的反应判断对错。这样的孩子,不过是一个讨好者,或者一个为别人的眼光而活的人。根本不能形成独立人格,也无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害怕批评,不做某事,这就是“我不想惹麻烦”。希望获得奖励,做某事,这就是“我想获得奖赏”。所有这些都不涉及对某事正确与否的判断和认识,孩子被结果左右,也被外在左右。


“不想惹麻烦”“想要获得奖赏”,在道德发展上是属于最低层次。很难让孩子真正长大,并承担责任。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个阶段为:


第一个阶段是我不想惹麻烦,第二个阶段是希望得到回报,第三个阶段是取悦他人,第四个阶段是我要遵守规则,第五个阶段是关心他人,第六个阶段是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并行不悖。


用批评和奖赏教育孩子,只能停留在道德发展的前三个阶段。


但父母改变的自我教育,则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是一种正面教育,非暴力合作教育,行无言之教,犹如春风化雨,耳濡目染,自然而然。


意义的第二个方面,是实效。


实效有几点。第一是环境的作用,环境育人,是全世界的共识。中国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美国人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东西,那东西就成为他的一部分。


日本把环境教育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日本有一所小学叫奈良小学,那所学校,进了校园,就不穿鞋子了,全部穿上白袜子。你想想看,全部穿着白袜子,这些孩子,要多么在乎环境的清洁?他们对脏东西该多么不能容忍?由对环境肮脏的不能容忍,进而对一切脏东西不能容忍,追求清洁,追求高洁,美好,这不就是教育?


第二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无非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孩子习惯好了,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这次我校110周年校庆,校友韩雪赶回来免费义务拍片,夜里来,夜里走,中午吃盒饭。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觉得习惯教育的成功。作为影视歌三栖明星,韩雪恋家,觉得生命的一切都是在体验。她身处娱乐圈,但迄今零绯闻,淡泊名利,平静如水。这就是千年紫藤下走出来的学生。


我校侯涧平老师教师节说,他执教37年,马上退休了。他谆谆告诫我们,教育就是无言而教。他做了几十年班主任,每天晚上都在忙,自己的孩子很自然也在学习,在一起忙。他几乎都没有空管自己的儿子,但每天晚上在一起忙习惯了,孩子耳濡目染,养成了良好习惯,最后考取了北京大学。


第三是思维方式的养成。父母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有次儿子写文章,别人讲了几句怪话,他很难过。我就告诉他,爸爸也遇见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说话的人,也有干事的人。说话的人总是喜欢评价干事的人。你是砍柴的人,你陪着放羊的扯蛋。到了晚上,人家羊放好了,你啥柴也没打。这时候亏的是说话的人,不是干事的人。


你没办法决定你和哪些人共处,但你可以决定共处的心态。理解、包容,还有同情。


庄子说,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就是有自己的准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再深入一步,把阅读中的“假定主义”代入,先假定别人所说的,都是对的。这个阶段思维执行的就是理解,充分理解之后,再思考、判断、质疑,最后才是接受或者悬置。这是生命成长的必然逻辑。


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思维的基点是同情心和同理心。同情心让我们对一切满怀悲悯,同理心让我们觉得一切都可以解释。孔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如果“己所不欲”,恰恰是“人之所欲”呢?要不要“施于人”?还有,己所欲,也慎施于人。因为他人的美味,可能是我的毒药。


最后,可不可以惩罚?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好像全是引导、唤醒,但孩子真有错了,能不能惩罚?


我觉得肯定要惩罚。但惩罚什么、惩罚到什么程度、惩罚之后怎么办,仍然值得辨析。


在我看来,重大错误、人格问题,一定要惩罚。但需要注意惩罚不是报复,虽然指向孩子,但却是怜惜和爱。而且还要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这么美好的孩子,怎么做出了那么出格的事?


并且这种惩罚一定是等值的惩罚,惩罚轻了孩子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惩罚过重孩子又觉得你小题大做,产生对立情绪。前几天那个女副校长,就是让孩子感觉到惩罚没完没了。


还有最最重要的是,惩罚结束,一切都翻过去了。孩子已经为过错付出代价,从此再不翻旧账。


其实,对于人生,我们做父母的,又能知道多少呢?扎西拉姆·多多说,“人生中所出现的一切,都无法真正拥有,只能经历。只不过我们带着孩子一起经历而已。


记住,一两的身教大于一顿的言传,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然后对孩子说,孩子,你慢慢来! 


情怀  热血  能量

只为苍生说人话     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      哪管湮没与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