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震惊世界的演出丨再见霍洛维茨

 KobeChao 2017-10-01

霍洛维茨 莫斯科音乐会(1986年)




再见霍洛维茨



这场意义非凡的音乐会实况,在雪藏于北德广播电台的资料库20载后,终又重见天日。这里记录下的,是一代传奇钢琴大师霍洛维茨70余年演奏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公演。由DG公司最新发行的这张唱片的问世,仿佛让时光倒流,带我们这些无缘音乐会现场的听众重回那一历史性的时刻:1987年6月21日。 



汉堡,于霍洛维茨而言是座与之关系密切的城市。1926年,初到欧洲的他临时受邀顶替一位因病不能登台的钢琴家,与汉堡爱乐乐团合作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时离演出正式开始仅剩45分钟的时间!当霍洛维茨赶到后台,见到当晚的指挥尤金?帕布斯特时,对方以盛气凌人的口吻对他说:“你必须看我的指挥棒行事”。但当协奏曲开始后,一切都随着霍洛维茨在最初奏出的那几个强而有力的和弦而改变。指挥家仿佛也被这一闻所未闻的琴声施了魔法,竟走下指挥台向钢琴边走去,他想去看一看钢琴家的手。之后,霍洛维茨完全成为了这次演出的主导者,当他以旋风般的八度音阶结束整部协奏曲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近乎疯狂,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于是,关于这位才华横溢的新人的传说不胫而走。当地报纸甚至有言,那是自男高音卡鲁索来过这里之后,汉堡最为疯狂的一场音乐会。从此,他在欧洲的艺术生涯取得了重大突破,汉堡也自然成了他的“福地”。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年近八旬的霍洛维茨也走向辉煌艺术人生的最后阶段。1983年,他第一次来到日本,但由于那段时期他药物使用不当加之酒瘾越来越大,使自己的状态跌入最低谷,那一系列的独奏会也成了一场场灾难,甚至有评论称他是“美丽的古董花瓶,可惜已经摔成许多碎片。”不过,霍洛维茨最终依靠坚定的意志摆脱了药物困扰,并逐渐恢复了元气。1987年6月21日,霍洛维茨的独奏音乐会在汉堡公演,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演出。 



像许多音乐家那样,晚年的霍洛维茨对莫扎特的音乐也怀有浓厚的兴趣。对他而言,演奏莫扎特是一种释放。这场独奏会以莫扎特的《D大调回旋曲》和《降B大调奏鸣曲》开始,他弹得有风度、有魄力,而且质朴率真;而当他在上半场最后时刻演奏舒伯特―李斯特的《维也纳之夜》时,那带着些许狡黠的表现,又让自己活像一位音乐的魔法师;听他演奏舒曼的《童年情景》组曲,永远是一种无尽的享受,从《异国和异国他乡的人们》开始,他就让人深深地沉迷了,到了《梦幻曲》,他的弹奏是那般清纯、悠长,好似老人对往事的追忆,如此情景怎不叫人感动。整部作品的每一重复段落在他指间都有着不同的活力,而这一切又都是那么自然,精练纯朴地呈现出音乐最深处的意境。 



下半场霍洛维茨演奏肖邦《B小调马祖卡》,一如既往的风情万种,旋律间充满丰沛的情感。难怪他夫人万达曾戏言,当年若不是《马祖卡》打动了她的芳心,她是绝不会嫁给这个“糊涂蛋”的。作为音乐会压轴的肖邦《英雄波兰舞曲》,同样为钢琴家本人一直以来所十分欣赏,他手下的这首作品,英武、骄傲,且有着一股浩然正气。 

莫什科夫斯基的《火花》,这首霍洛维茨曾经的拿手绝活,重又成为了他的加演曲目,并颇为受宠。在洋洋自得地弹完舒伯特的《f小调音乐瞬间》后,大师再一次用那魔术师般的双手让“火花”在音乐厅的上空漂浮。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乐地来回滑动,顽皮地蹦跳嬉戏,尤其是当旋律展现火花在天空中铺陈的瞬间,不禁引人会心一笑。 

霍洛维茨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1987)



音乐会落幕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从音响中传出。这时,带着花哨领结的大师摇晃着手帕走上舞台,用滑稽的手势为自己鼓掌的动人场景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也许,他真的并未走远,这场精彩独奏会实况,就让他再次回到了大家身边。 

1、霍洛维茨:“真正的演奏家需要三个东西!”;2、霍洛维茨演奏的李斯特,“可用的赞美词都已被用光”!3、必读丨霍洛维茨的钢琴改编曲分类介绍;4、跟霍洛维茨学钢琴丨“当你的琴弹到一定程度时,你会觉得所有的作品都很难。” 5、我们该如何理解霍洛维茨的演奏技艺及其艺术生涯?6、梦想的方向,始终朝着童年的方向丨霍洛维茨演奏舒曼《童年情景》;7、风格即人丨霍洛维茨与鲁宾斯坦丨浪漫钢琴的两大旗手丨从不伪装自己没有的感情;8、万达·霍洛维茨皱眉了吗丨一个著名同性恋者的著名妻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