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宫医疗经验:崇尚实效、辨证论治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7-10-01

清代宫廷医学的首要特点是崇尚实效。御医治病,如其疗效满意,常常受到褒奖;反之,若疗效欠佳,则每每受到皇帝的申斥,甚至惩处。这在清代历朝皇帝的有关医药之朱批及谕示中均有具体反映。

康熙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康熙在太医院右院判刘声芳、御医李德聪的奏折中朱批:“用心治。”“用心”二字,已流露其对疗效不满之意。

光绪二十四年之《起居注》中有:“日来耳堵鸣响,日甚一日,几不闻声,屡服汤剂,寸效毫无。名医伎俩,仅止如此,亦可叹矣!”

此类批语,比比皆是。当然,若疗效满意,皇帝则亦褒奖有加,以资鼓励。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光禄寺正卿冀栋、御医刘裕铎治内大臣候陈泰的“伤寒”病,效如桴鼓,雍正大悦,降旨:“陈泰病症,难为冀栋、刘裕铎医治,著各赏记功一次,钦此。”

显然,从皇帝的朱谕中,可窥得清代宫廷医学崇尚疗效之一斑。

清宫医疗经验:崇尚实效、辨证论治

宫中之大量医案表明,御医临证至为强调辨证论治,崇尚实效;其疗效之取得,乃在于辨证之准确及治疗之贴切。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的精华,清代宫廷医学之辨证论治,既师承于先贤,又有所发挥,颇值得借鉴。其特点主要有:

  • 注重五藏相关,强调生制变化。

  • 注重中州畅达,强调气机升降。

  • 注重气血调和,强调益气为先。

  • 注重祛邪扶正,强调邪去正安。

  • 注重四时变化,强调天人相应。

在治疗方法中,宫中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内治法,而且有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酒药疗法等等。

这些方法又根据病情之需要,有时单独使用,有时联合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大大丰富了清代宫廷医学的内容,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