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宜阳,回味吧

 漫步月球路 2017-10-01

宜阳,古县也。

追溯宜阳之史,夏时属豫州,商时归洛西地,春秋时为召伯听政之地,再后归属晋。你如果问我,那个时期宜阳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求诸于书,考之于物,也是漫漶难证了。

宜阳得名,大抵在东周战国时代。还记得前阶段热播的《大秦帝国》里曾多次提到宜阳。宜阳之战,便是发生在那个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著于青史。

“宜阳”为什么叫“宜阳”呢?究其原因,当今还真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当今的宜阳位于洛河之南,怎么称为宜阳呢?其实,当今的宜阳并非古代的宜阳。战国时期的古宜阳,在今天的宜阳韩城乡一带。因为城位于宜水之北,故谓之宜阳。宜水何在?就是当今的韩城河。

东周以后,宜阳之名也多次变更,曾叫过甘棠、昌洛、洛水、兴泰、寿安、福昌、福庆等。金元之后,宜阳之名再无更改,迄于今。

古宜阳是个什么模样,我们只有查阅古县志了。《宜阳县志》最早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申明伦纂修的,后在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又有两次重修。今天我们翻开光绪版的《宜阳县志》一起来了解下曾经的古宜阳。



一画开天,我们先看看宜阳山川形胜图。

古城处群山屏障之中藻河从山间盘桓而出,洛河似白练逶迤东去......宜阳建城选址很符合古人的风水学。再看那群山之间,憩鹤山、摩天寨、岳顶山、石墨山等,听到这一个个名字,仙意袅袅,直教人浮想联翩。

在这群山之中,最有名的当属锦屏山了。锦屏山,平地起高山,陡峭如刀劈,横亘在县城南部,千百年来,凛凛然,护卫着这座宜阳。

锦屏山,这名字不是别人起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起的。这在光绪年间的宜阳县志有记载:“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府寿安县有锦屏山,武后所名。”据说,当年武则天还在此写下“锦屏奇观”四个大字,只是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玉柱峰上武则天所题之碑早已损毁,只留下一块“奇”字残碑,如今被当地文管部门收走保存。


锦屏奇观,峭如刀劈


县志还有言:“东西排列十二峰中,最高者名玉柱,正当城南门外,与县治对。”这县里的衙门也真会选地方,大门正对着锦屏山的最高峰玉柱峰。继续看:“迤西文笔者,适在学宫前,通贤门外,势与玉柱相伯仲。”学宫就是县里的文庙了,这文庙南有锦屏山之文笔峰,这个山峰的名字起的妙啊。


从锦屏山眺望县城


现在的锦屏山上已经没有什么古建了,在清代它又是一幅什么景象呢。翻开光绪年间的县志,有图可览——



上面这张图就是清代锦屏山,山上有奎星楼、召伯祠、香山寺、白衣阁、锦屏书院等建筑。远望之,山如屏,古韵悠,画意生焉。

说完锦屏山,我们再道灵山。小时候,对灵山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去灵山勒(河洛乡语,念lai)韭菜,二是求子。



小时候,农村生活困顿,平时那有什么菜吃。为了给家人吃饭时有个咸菜就,我的父母便和一个村子里的乡亲们搭车去灵山勒韭菜。我没有随大人们去过灵山,但我一直在幻想着那灵山上漫山遍野的野韭菜的壮观景象,绿油油的,随风吹拂,像是孩子们做着广播体操,煞是可爱可亲。



关于求子,我们家乡方圆左近的乡亲们经常有人去灵山求子。如果谁家里因为去灵山求子应验了,这消息就会在乡间迅速传播开来,传得神乎其神。所以,小时候,这灵山的“灵”在我们孩子心中是印象极为深刻的。



如今,灵山的香火至今依然旺盛,或寄托求子心愿的,或祈求儿孙平安的,等等,香客依然摩肩接踵。可是,这灵山之“灵”真的是因为灵验而来的吗?县志上有言云:“城西十五里,即报忠寺,又一名凤凰寺,东有凤凰泉,泉上有息机轩,今圯正殿,相传周灵王葬处,乃金大定三年建。’’看起来,这灵山之名,也许得名于周灵王之事。



灵山得名于何故,对于乡亲们来说,无人非要追问个究竟。他们知道灵山上有漫山的野韭菜,那是菩萨的施舍,荒年时就可以来此勒些回家充饥过活;他们知道灵山寺求子灵验,让一家又一家的香火得以相继。因缘于此,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爬攀灵山,烧香烧纸儿,磕头许愿,继续着那份朴素的虔诚与希冀。



如今,灵山寺大修了,有了宏大气象,可似乎也少了几分古韵。我们看看清代的灵山寺,那时的凤凰泉从寺院东墙外盘桓流淌至山门外,最后飞瀑下山。进了山门,依次是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阁。塔林、僧房位于寺院东西两侧,寺院后是郁郁葱葱的凤凰山。

锦屏奇,灵山灵,寿安山上牡丹红。姚黄是花王,魏紫就是王后,这魏紫就出于咱宜阳的寿安山上。

光绪版县志记载:“寿安山在宜阳东十三里,隋置寿安县盖取诸此。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第二:‘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之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魏氏其后破亡,鬻其园.....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云至七百叶。钱思公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紫乃后也。”



说完了宜阳这三座名山,咱们再来说说宜阳八大景。这宜阳八大景网上的消息很少,且有讹传。但作为一个宜阳人,我们应该了解下自己家乡八大景。


神峪朝旭,是宜阳八大景之第一景。

知道现在的神林峪在哪里吗?就是咱宜阳电视台发射台所在地。以前神林峪树木丰茂,景色宜人,与现在可是大不同。司马光与邵雍曾一同游神林峪,曾留下诗云——

山人有山未尝游,俗客远来仍久留。

白云满眼望不见,可惜宜阳一片秋。


第二景是女几化石。

女几山,宜阳人没有不知道的,可女几山怎么来的,这女几化石到底什么意思,知道的人并不甚多。关于这些,县志上记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兰香神女上升,遗几于此。”据说,唐代时女几山上曾有兰香神女庙。李贺还写过一首诗《兰香神女庙》,是不是他来女几山祭拜时写的,已不可知,但这首诗倒是被收录在光绪年间的《宜阳县志》里。

第二种说法:“彭娥所遗器化为石,形似鸡而山之形似几。”关于彭娥的故事是这样的。她是西晋宜阳人,有一次负器出汲(打水),路遇歹徒。彭娥情急之下,大呼曰,皇天有神否。石壁忽开数丈。娥趋入,贼亦蹑之。壁复合,贼人皆磔死。娥所遗器化为石。

第三种说法:“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这一说和炎帝的女儿又有了关系,县志说,也许是“女尸”与“女几”混淆为讹,后人误传为女几。

到底是哪一个说法呢?县志上也是说“未知孰是”,无论何说为真,也不大要紧。作为宜阳的名山,历代文人墨客对女几山多有崇慕。宋代的邵雍曾在此作诗《女几祠》,其诗云——

西南有高山,山有杳冥间。

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

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

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



似锦重开千叠障,如船城傍一泓流。

洛流春泛,是宜阳第三景。宜阳因为这条洛河,可谓风流千古。可惜的是,如今的洛河,水流量远没有古时那么充沛。



棠荫秋清,是宜阳第四景。

一看棠字,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甘棠村。是的,“召伯听政处”至今仍在甘棠村保存着,“棠荫秋清”正是向世人昭示召伯在甘棠树下听政爱民的故事的

双目观图,胸有《诗》云——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汉刹云山,是宜阳第五景。

三乡是李贺的故里,连昌河汩汩而流淌,五花寺塔寂寞而独立,汉山上光武庙历千余年气象犹存。可以说,登临汉山之巅,汉风唐韵,俯身可拾也。



唐宫烟水,是宜阳第六景。

连昌宫是唐时的行宫,是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重要驿站。《霓裳羽衣曲》就是唐玄宗驾临连昌宫时,南望女几山而触感所作。

关于这座行宫,唐代元稹的《行宫》有诗曰——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岳顶霁雪,是宜阳第七景。

岳顶山,峻极不可攀跻,由龙屋至山顶,高称六十里。遇雪霁日晴,放眼四顾天地寥廓,红日可揽。



龙湫喷玉,是宜阳第八景。

宜阳有座金牙山,谷内有瀑布飞珠似玉,瀑布旁有噀酒龙王庙。古时京洛文人喜欢此处清幽之境,饮酒怡情,观瀑述怀。

北宋时,司马光曾流连于此,留有诗作《喷玉泉》云:“千尺崖头一派清,古今不绝坠峥嵘。长风卷起散岩壑,此日方知喷玉名。”


说完了城外的,下来咱们就“按图索骥”,进城看看这座清代的宜阳古城到底是什么模样吧。



我们再看古宜阳的城池图,嚯,好威武的一座城。它有五个城门,其中西城门竟然和丽景门一样有瓮城,由此可见当年的宜阳在洛阳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座城池。五座城门的名字,东候朝阳曰“迎晖”,西接明月云“凝瑞”、南望青山可“挹秀”,北临洛河“观澜”,南边另有一门,谓之通贤。



目前,宜阳古城的城门还剩有几座,荆棘丛生里蟋蟀唱鸣,消磨着历史的寂寞。聊胜于无,我们只有这样来安慰自己了。



光绪年间的宜阳城里,有很多的庙宇祠观。时至今天,咱宜阳城里的古建仅剩下一座城隍庙的大殿了。



这座大殿夹杂在现代楼房之间,不甚协调下顿显伶仃孤零。在清代,这座城隍庙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看看县志里这张全景图。



看看这张城隍庙的全景图,相信每一个宜阳人的心里都是挺伤感的。这是一座多么严正恢弘的城隍庙啊,如今,我们只有在县志里一睹风貌了。

在这本县志里,我竟然发现了有关“花果山”的记述。县志云:“花果山,在岳顶山之西,山有七峪宫、水帘洞、青阳洞。”。关于水帘洞,县志又记载曰:“水帘洞,在花果山,相传齐天大圣炼养之所。”看到这里,我大吃一惊。以前,我总以为宜阳的花果山是后人附会的,为了旅游开发而已。为了求证,我又向朋友咨询,扈耕田老师告诉我,宜阳的花果山在北宋初年《太平寰宇记》就有了记载。看起来,这宜阳的花果山还真不是山寨别人的。要么是巧合,要么是吴承恩还真来过宜阳,我只能想到这里了。

关于古宜阳,县志里还有很多很多......可当今的宜阳城,只有城隍庙的那座老殿和几个残破的城门还在苦守着历史,在众人的漠视中寂寞孤寂地苟延着这座古城的历史。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今天,当我合上这本光绪版的《宜阳县志》之时,这首唐代诗人李华的《春行即兴》漫上了心头,那座古城里的万千景象,如画卷一样,铺陈眼前。


走吧,走回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去。

好在,我们还有照片,我们的青春岁月都浸在那泛黄的照片里。



那时候,可以搭上火车去县城。



看着这张泛黄的车票,沉在岁月深潭里的记忆被打捞了出来。




看到这张洛河大桥的图片,我们穿越了时光大桥......



锦屏百货楼,锦屏二字早已融到了宜阳人的血液里。



窄窄的街道,陈旧的建筑,朴素的人们......



吉普车,自行车,恍然之间,叹息——时间哪去了?



儿时的好奇,不知何时才会被重新唤醒。



不知有多少尘封的往事被这张照片所收藏。



宜阳百货楼,堆满了我们的梦想。



现代化,曾是这里的代名词。




看电影,是那个年代里醉心的记忆。



最高的建筑,放飞着我们的梦想。



县委



县政府



县人大



县政协




宜阳宾馆



保险公司



县中医院



县交通局




老春都大厦




还记得是哪条路吗?



锦花市场




拐过菜市街



老邮电大楼,如佝偻老者,蹒跚在岁月里......



红五星,定格在时代的LOGO。



宜阳邮政局里的老房子



老房子,历史的诉说。



宜阳化肥厂,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们哪个不知晓?长虫皮布袋上的“宜阳化肥厂”......



杂草丛生的宜阳化肥厂



宜阳化肥厂9号楼



化肥厂某处



远眺县化肥厂



洛氮俱乐部



忘记不了洛氮俱乐部旁边的米线。



宜洛煤矿,泪奔时刻



小巷里,闪过我们匆匆的身影。



看到这些老房子,便想起了奶奶。




古城墙旁,留下我们徘徊的脚步。



残破的古城墙门,也曾为你生了伤不起的心。



回到学校里,我的县一中



在这里,我们立志报国,刻苦学习



简朴的房舍里盛满了我们对未来的向往



大雪纷飞时



那时的老师,那时的我们



毕业了,我们却舍不得离开。



永远的定格,我们的一中。



一中,出现在梦里......



关于一中的思念,亦如水,流淌在心里......



转个身来,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岁月疾驰,老宜阳,正在离我们而去......



今天,当我们徜徉在宜阳的大街小巷里,县志里的古宜阳是定然难觅了,就连上世纪七八十年的老宜阳也正在日渐消失。这个时候,蓦然回首,你会发现——

仰望宜阳,你我有那么多的历史需要了解;回望宜阳,我们有那么多的故事被岁月尘封;凝望宜阳,我们又有那么多的乡愁被埋在心底!


征稿启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