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莹莹老师的中国娃剪纸

 悦来乐好 2017-10-01

每天为你更新不同的手工艺术:以剪纸为主,其他民间手工艺为辅。欢迎关注公众号:meizaiminjian    

个人微信号:goodluck999666

投稿请将稿件发至:517042422@qq.com


     

     杨莹莹出身于美术世家,从小受家庭艺术的熏陶,七岁就开始师从申沛农老师并向其他许多民间艺人学习剪纸,接触了大量民间艺术,后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国画,得到了周思聪老师和甲浩义老师的真传。


    经过长期的努力,杨莹莹走上了一条中国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道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模仿申沛农老师的剪纸到自创、自设剪纸,杨莹莹的剪纸作品陆续在四十多家报社媒体发表。随后,杨莹莹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得著名画家周思聪和贾浩义老师的真传。

    

    随着学习的深入,她既惊叹民间艺术顽强的生命力,又沉迷于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也为其日后走上一条中国画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道路埋下了伏笔。


  毕业后杨莹莹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并加入了北京美协。这期间因工作繁忙,她的剪纸创作曾有间断,但并未完全放下——在工作中她先后编辑出版了多部有关剪纸的书籍,并把剪纸元素尝试着应用在设计与绘画作品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凭借剪纸的特长,杨莹莹获得了一些走出国门进行艺术交流的机会。她惊奇地发现,一向不大受国内重视的传统民间艺术,在世界各地备受欢迎;而素来被称为格调高雅、意境悠远的中国画(即文人画),除去在亚洲一些国家外,因其高深的画论和概括的笔墨,很难被欧美等地的观众理解、接受。能否将中国画优美的笔墨与传统民间艺术有机地结合,创造出一种兼具中国特色、通俗易懂且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绘画作品,令中国画达到雅俗共赏,不受审美地域性所限的目的呢?为此,杨莹莹投入了全部的精力,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潜心探索,她终于取得了新的突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