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的禽类市场之1

 玺石气象 2017-10-01
 5月以来,国内禽类市场依然深陷效益亏损的尴尬氛围中,禽类补栏积极性较差,导致不少企业禽料销量环比下降逾2成,个别饲企更是表示销量仅和今年2月同期时持平。JCI分析认为,当前困扰国内家禽市场仍受到多重利空因素的共振,如效益、环保等等,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禽料销量的下降预示着下阶段可出栏的禽数量的减少,加之天气逐步升温,禽类养殖难度相应增加,若今年我国夏季天气异常(如持续性高温),那么禽类市场出现“否极泰来”的概率也会相应提升。但是,我国养殖业下一个弱势品种会是生猪吗?如果是,哪低迷时间与幅度应该不会低于禽业的,未来我们应该密切关注。

5月国内禽类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环保”成为今年我国畜禽养殖户抹不去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在各省市划定的禁/限养区域内,政府“一刀切”的做法对于家禽养殖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农业部表示,清除禁限养区域内的畜禽养殖企业要给予一定的过渡期,但多地地方政府表示还需要迅速拆除)。受此利空因素和养殖效益亏损叠加,5月国内禽类产品消费普遍出现下降2-3成 。

 国内禽类市场反弹概率正在增加
同时,从5月份国内家禽补栏情况来看,整体补栏积极性相对有限。蛋禽方面,因5月国内蛋价持续徘徊在1.8-1.9元/斤,亏损幅度0.8元/斤计算,养殖户加快了高领蛋鸡的淘汰率,巨大的亏损导致蛋鸡补栏积极性较差。肉鸡方面,由于下游冻品价格下跌,屠宰企业盈利水平收缩,以及各地政府对家禽养殖场也采取拆迁,肉鸡补栏积极性也十分有限,鸡苗价格一度跌至0.5元/羽以下。根据JCI对我国活鸡价格走势的统计来看,由于养殖周期较短,一旦肉鸡价格出现深度下跌导致效益亏损后,养殖量会明显减少,推高后期活鸡价格。
综上所述,今年以来我国禽类市场遭遇了异常严酷的生存环境,禽类养殖效益总体呈现出亏损的局面,尤其是蛋鸡养殖业在供应过剩的大环境下,周期性亏损严重来的十分猛烈。经过近几个月的去产能化过程,蛋鸡养殖供需状况还没有明显的改善,而肉鸡市场行情供应则已经出现偏紧的状态,入夏之后,活鸡市场或迎来一波较强的反弹行情,蛋鸡市场则可能要等到入伏后才会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