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这首词,文绝千古,写尽哀愁,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读懂

 扬眉剑客 2017-10-02

说到苏轼,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他的诗词,而在他的诗词当中,有一首《江城子》,写尽宋词之婉约,写尽古人之哀愁,写尽亡妻之恩爱,可谓文绝千古,义重情长,有人说,苏轼爱的不是她的小妾吗,但是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他的真心给了谁?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他的亡妻不是王弗,是包办婚姻吗?怎么会有这么深的情义呢,又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解读苏轼与王弗的一世恩爱,生死情长。

苏轼这首词,文绝千古,写尽哀愁,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读懂

苏轼与王弗

1056年,二十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一起赴京赶考,两年前,苏轼在父母的包办下,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可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地姑娘,知根知底,这不比京都的姑娘要好得多吗?你说他们有爱情吗?可能你说,这怎么会有呢?然而答案是否定的。没想到小两口先婚姻后爱情,从此开始了朝朝暮暮的陪伴,生生死死的爱恋。

王弗出身书香门第,但并没有大家小姐那种架子,苏轼给他的妻子的评价是“敏而静”,聪慧而低调,她最喜欢看他的相公醉心读书的模样,想想,妻子红袖添香是何等的温馨。而且有时苏轼遗忘的文章,她能“辄能记之”,对其他书也略知之。可能看出还是秀外慧中,知书达礼。

苏轼这首词,文绝千古,写尽哀愁,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读懂

苏轼

正因为妻子的聪慧和温柔,让她感受了家的温暖的妻的爱意。当他为赶考到了洛阳,会情不自禁,“如斯美景,谁人顾盼?景动人心,瞬息万里,他年他月,烛下花前。不醉美酒醉离歌,何时执手再重说?风流已散情不散,他日寻芳君为伴。”想念之情字里行间。江山有限情无限。

1061年苏轼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初做官,年富力强,但还不够成熟,而在这时,王弗就会在务实,明晓利害方面给他指导帮助,显示出务实精明的一面。因为他知道苏轼坦白直爽急躁火暴,总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苏与客人谈话,她总是躺在屏风后面静听,然后客人走了,再告诉丈夫以为人处事的智慧。

苏轼这首词,文绝千古,写尽哀愁,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读懂

王弗

宋神宗1075年,苏轼刚到密州上任,那是一个穷僻的地方,生活得很不好,连吃饱都成了问题。他感觉很孤苦无依。正月二十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他的妻子王弗,叫着他的名字,子瞻,子瞻。

王弗在十六岁嫁给了比她大两岁的苏轼,两人恩爱情深,如上文所述,生有一子苏迈。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王弗在27岁也就是1065年就不幸去世了。他把她葬在了家乡眉山,在离父亲墓不远的地方。从此苏轼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少了一个贤内助,他感觉孤苦无依,“余永无所依祜”,再也没有人与自己亲密无间的去面对风风雨雨。

苏轼这首词,文绝千古,写尽哀愁,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读懂

王弗

他醒来了,那只是一个梦,他写了一首《江城子》无意中成为了悼亡诗中的名作。成了豪放苏轼的柔情代表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

江城子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这首词,文绝千古,写尽哀愁,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读懂

这首代表作,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感受词人那种哀愁,那种对亡妻的思念。可是人们又怎么能想到苏轼对亡妻的那种深情呢,不思量自难忘,真正的刻骨铭心,从来不会形之于口声声的思念,只会默默埋藏于方寸之间那方柔软之地。而对苏轼来说,今夜的梦就是出口。他又看到了她,要表达什么呢?千行泪不够,但一个眼神足矣。

一首江城子,夫妻生死情。苏轼对妻子的爱没有人能代替得了。或许王弗堂妹能安慰一下苏轼受伤的心。明天我们说苏轼与王润之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谢谢大家。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