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病隐蔽 癫痫病患者药物过敏后病因难寻 8 岁的盈盈(化名)出生在贫穷的大山深处,6 岁时候被诊断为 ' 癫痫 ',盈盈从 1/8 的片剂 ( 6.25 mg ) 开始服用拉莫三嗪,一周内病情明显好转,癫痫发作次数由之前的 2-4 天 1 次减少到 1 周 1 次。但是服药 2 周后,盈盈突然全身出现红色的疹子,喉咙不适。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癫痫中心,廖卫平教授立即让盈盈停服拉莫三嗪,同时进行 HLA 分型检测,评估药物风险及抗过敏治疗。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盈盈携带了 HLA-A*24:02 基因,即其对芳香族类抗癫痫药物过敏。 廖卫平告诉记者,由于癫痫病患者通常在服药一到 2 个月后才会出现药物过敏症状,病因比较隐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个人经验,一般很难找到真正病因。 对此,廖卫平教授一方面更换拉莫三嗪为其它非芳香族类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一方面进行抗过敏治疗。经过 20 天住院后,盈盈皮疹完全消失,痊愈出院,6 个月后再次复诊,癫痫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目前,盈盈已经 10 岁了,尽管 1 年还有 3-4 次的癫痫发作,每半年一次复诊,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服用抗癫痫药过敏? 原来是有这种基因 据了解,芳香族类抗癫痫导致过敏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如能找到与过敏的药物相关的基因标志,将对临床用药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与人体免疫相关,包括数千个不同的基因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廖卫平教授团队联合香港、四川等地,历时 10 年,对抗癫痫药物导致的严重剥脱性皮炎的主要遗传性标志物进行研究。 早在 2008 年,廖卫平教授团队的研究便发现,携带 HLA-B*15:02 基因的人一旦服用卡马西平便会患剥脱性皮炎,即证实 HLA-B*15:02 基因为卡马西平导致剥脱性皮炎的基因标记。但该基因仅由南方汉族人群携带。 本次研究发现的通用基因 HLA-A*24:02 是适用于不同人种、不同类型的皮肤型过敏的通用遗传标记,将多个药物导致剥脱性皮炎的排除概率达到 81%,将卡马西平导致剥脱性皮炎的排除概率从 69.6% 提高到 90%。 临床应用 癫痫患者用药前应进行基因筛查 由于 HLA-B*15:02 明确为卡马西平导致剥脱性皮炎的基因标记,2008 年美国 FDA 已建议个体服用卡马西平前进行 HLA-B*15:02 基因检测,以避免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而 HLA-A*24:02 发现后,惠及的个体更多。廖卫平教授因此建议个体特别是南方汉族人,服用芳香族抗癫痫药物之前,检测主要遗传标记,医生对携带主要遗传标记的阳性个体慎用芳香族类抗癫痫药物,降低甚至避免致死性皮肤型不良反应的发生。 廖卫平表示,癫痫病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后,' 一旦发现 HLA-B*15:02 和 HLA-A*24:02 这种基因一定要小心,医生首先可以考虑用起他抗菌性药物,若只有一种药有效,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脱敏疗法,一边加一边观察以达到耐受量。' |
|
来自: 昵称20131726 >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