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与南坡至好,不可不知其所短。余用周弢甫,亦系许、金之流,近日两奉寄谕查询,亦因名望太劣之故。毁誉悠悠之口,本难尽信,然君子爱惜声名,常存冰渊惴惴之心。盖古今因名望之劣而获罪者极多,不能不慎修以远罪。吾兄弟于有才而无德者,亦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曾国藩家书》
都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危险品要不要和他做朋友 做个好人,其实不容易 来听听曾文正公如何说 曾国藩的处世智慧(十四) 有才无德,能不能和他做朋友 - 开篇文字后有北川语音,真爱粉不要错过 - 所谓:“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是很多学了点中国文化的人,经常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很多人看来,人品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其次的。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我觉得道理肯定是有的。但是仔细琢磨一下,或者回到现实生活中你也很容易发现,不要说“德才兼备”了,“有德无才”的人几乎都是极难找到的。大家都是凡夫俗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别人嘴里再好的一个人相处久了,你都会发现他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似乎“有德”这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就是个伪命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面对这么多“有才无德”的人,我们到底要不要和他们做朋友?或者如果你是一个领导,面对那些能力卓著却品行不端的下属,这种人到底要不要用呢?曾文正公有一次在写给他的弟弟曾国荃的家书中,就说到了这个话题,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这段古文比较白话,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弟与南坡至好,不可不知其所短。余用周弢甫,亦系许、金之流,近日两奉寄谕查询,亦因名望太劣之故。毁誉悠悠之口,本难尽信,然君子爱惜声名,常存冰渊惴惴之心。盖古今因名望之劣而获罪者极多,不能不慎修以远罪。吾兄弟于有才而无德者,亦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曾国藩家书》 | 理性道德,谨防洁癖 | 人无完人,纯粹的君子是奇葩 首先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有德是很难的 我们几乎很难找到道德、品行都完美的人 也不要尝试去寻找完全符合你价值观的人 试着与不同习气的人圆融相处 可以努力要求自己,谨防道德洁癖看他人 位置越高越需要面对各种不同性习气的人 宰相肚里能撑船,选人、用人不宜太极端 有一次,唐太宗与魏征讨论如何用人,太宗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魏征就对唐太宗说,这样的用人方式,未免太过于刻板,他补充说:“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此话,与曾国藩当时的情况如出一辙。 | 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 | 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 在一些矛盾棘手、艰苦创业的非常时期 必须要不拘一格用有能力的人涉险过关 包容其短,不代表放纵 用人之长,不代表就忽视其缺陷的地方 对于道德的缺陷还是要有所警惕和防备 要么用制度限制其危害,要么保持距离 中国文化的中道 既不是急功近利,耍阴谋 也不是东郭先生,老好人 |
|
来自: 昵称20131726 >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