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铁血老枪 2017-10-03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份英雄情结,都渴望着在最危急最艰难的时刻,自己能站出来匡扶天下于危难之际。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是从这种心理出发来满足大众的口味。但是当真正把这份千钧重担挑在肩上的时候,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把它挑好,而这些能挑好担子的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真正的无双国士。

于谦就是这样一位无双国士。他七岁的时候,就被一位僧人惊呼为“这是他日的救时宰相”。在他科场中第、进入官场以后,于谦成为了一位专门负责监察弹劾的御史。在御史任上,他就凭借他高尚的情操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在平息朱高煦的叛乱之后,于谦作为皇帝的代表去斥责朱高煦。一般人在面对这位战功赫赫、还曾经险些就夺取太子之位成为国君的亲王都有所忌惮,只有于谦字正腔圆、义正言辞地将这位不久前还跋扈不已的过气王爷骂的狗血淋头、惭愧不已,这也让于谦更加受到皇帝的青睐。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明宣宗朱瞻基

不久以后,于谦出任地方官。在地方任上,于谦处处修行善政,在处理赈济灾民、安排劳役等事务方面都让官民满意,其作风又极其廉洁,在河南、陕西等地也都留下了极好的官声。

明初著名的“三杨内阁”在位的时候,于谦就非常受赏识,算是官场里的一位红人。但于谦在出入宫中的时候,从来都是两手空空,只谈政务不谈其他。于谦重返京城的时候,正是大太监王振气焰最为嚣张的时候。王振也想和这位于大人套套近乎,就暗示于谦给自己塞点好处,于谦听了只是冷笑:“我只有两袖清风!”碰了一鼻子灰的王振想要找补回来,不久一位与于谦名字相似的官员犯了事,于谦因此被“误抓”,甚至被判了死罪。入狱的于谦神态自若,一点慌乱也没有,反而是各地百姓得知此事后群情激奋,伸冤信不绝如缕,就连几位亲王也为于谦说情,王振只能让于谦官复原职,连级别都没有敢降下来。在地方上干了十几年后,于谦被调回中央担任兵部侍郎,算是正式进入帝国的权力中心。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大太监王振

于谦回京不久,著名的“土木之变爆发了。这场本来认为应该是明帝国炫耀武力的战争带去了当时明朝政府的几乎所有主要官员,兵部也不例外,尽管两位主官极力劝阻皇帝不要御驾亲征。本来应该同去的官场之星于谦在最后一刻被兵部尚书邝埜换了下来,似乎已经预感到此行凶多吉少的老尚书决定以身赴险,而将守卫国家的责任交给了于谦。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于谦

土木堡一败,明朝所有上层精英人士和主力部队损失殆尽,皇帝也被俘虏,蒙古大军就在京郊不远。这是比三百年前靖康之耻更加危急的时候,稍有不慎明朝可能就会比北宋更惨。实际上,这时候朝堂上也出现了去陪都南京避难的声音,提出这一观点的就是对星象学颇有研究的御史徐珵。此言一出,立刻人心惶惶,南迁之声逐渐大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暂时主持兵部事务的于谦站了出来,他大声斥责道:“应该砍掉妄加议论迁都南京的人的头!首都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都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布大明气数要尽了!诸位还记得宋朝的事情吗!”这铿锵有力的话语立刻让叽叽喳喳的朝堂安静下来,他也迅速得到了四朝元老胡濙等人的支持,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也终于同意死守京城。于谦随即被升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北京城的守备。

此时国家没有君主,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拿来作为摇钱树,在边关四处勒索钱财。于谦命令各处守将,无论蒙古人怎么威逼利诱,怎么拿朱祁镇来招摇撞骗,都绝对不予理睬。于谦又与诸大臣商定,为了尽快稳定人心,也为了断绝蒙古人的念想,立监国郕王为皇帝。郕王起初不愿意接受,于谦表示:“我们这是为了国计民生考虑,绝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郕王才同意做皇帝。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明代宗朱祁钰

让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书生在这样危急存亡的关头守卫国都,这对于于谦来说是真正的考验。于谦立刻命令各地的后备军队迅速向北京集结,进京时将京师附近的粮仓的粮草顺便运进首都,一举两得地解决了京城粮食和军粮的问题。大军入京后,于谦马上命令以京城内剩余部队为主力,对这批战斗力不足的预备役加紧训练,随时严阵以待。

不久,四处勒索却始终没捞到好处的蒙古骑兵终于决定向北京发动进攻。从土木堡逃回来的大将石亨建议坚壁清野,只是一味死耗,于谦严肃地批评了这种右倾保守主义的想法。而后,作为明朝武装力量总负责人的于谦分派了北京九门的镇守任务,并且作为总指挥亲自指挥了蒙古军队的主攻方向德胜门。除此以外,于谦还命令巡城御史加紧对城内的治安巡逻,锦衣卫全员出动,一旦有逃兵回城立刻格杀勿论。大军开出城门以后,城门立刻关闭,战事没有结束前任何人不得打开。于谦还下令:长官脱离部队擅自离开的就诛杀长官,整编制逃跑的就后队斩前队。此令一出,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誓死保卫首都,再没有别的出路。(借用苏联卫国战争的一句话:“大明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因为我们的身后就是伟大的北京!”)

蒙古人一到北京城下,看见九门内外旌旗招展,气势就退了一分。汉奸喜宁带话要于谦等主政大臣去谈判,没有任何人理睬,气势就又丢了一分。战事一起,明军就利用地形优势以及装备优势将蒙古人死死地按在了城外。由于是守城战,火器得以广泛使用,而此刻的明军在国仇家恨的驱使下战斗力得以成倍的增长,激战数日后,蒙古军队败退,连首领也先的弟弟都被打死。此后,蒙古再不敢向明朝政府挑衅。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中,于谦是当之无愧的首功之臣,但他拒绝封赏:“在京城周围四处筑垒,是士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接受赏赐!”他只接受了蟒袍、宝剑等荣誉性赏赐以及太子少保的头衔,其他的钱财官爵一概谢绝。石亨想要保荐于谦的儿子,反倒被于谦批评是只会搞关系。他这样的操守令皇帝朱祁钰更加欣赏,大小事更加信赖于谦。

明朝与蒙古达成和解后,朱祁钰一直不愿意将哥哥朱祁镇接回来,一度与大臣们闹得非常不愉快。于谦在此时再次站了出来:“皇位已经定了,再接回来也只能是太上皇,还能有变数吗?”这才使双方达成共识,只是于谦想不到,这句话已经为他自己埋下祸根。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明英宗朱祁镇

回京后被软禁起来的朱祁镇在曾经被于谦当廷斥责的徐珵、石亨以及一直和于谦不和的太监集团首领曹吉祥的扶持下,在朱祁钰弥留之际发动政变登上皇位。徐珵等人一上台,就诬陷于谦要谋反,还想另立皇帝。朱祁镇本不糊涂,一开始还表示于谦是有大功的,但在徐、石等人的怂恿和挑拨下,再联想到于谦对自己的态度,他终于决心杀掉于谦。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夺门之变

在查抄于谦家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任何余财,所见到的只有几件蟒袍和一把宝剑,都是朱祁钰赐给他的。于谦被处决的那一天,北京数十万民众为他送行。天空阴云密布,雷声大作,伴随着雨滴落下的还有人们的泪水。就连曹吉祥等人的部下也为于谦鸣冤,即使被领导大骂也不收手。一向欣赏于谦的太后被瞒着不知道此事,在她知道于谦去世后也痛哭失声。朱祁镇在杀掉于谦后不久也后悔了,提到于谦总是默然无语。几年以后,陷害于谦的几位佞臣纷纷下马,于谦的冤案也终于得以昭雪。

在国家蒙受危难的时候,于谦挺身而出,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很多人在平安无事的时候会把牛吹得很响,会把自己摆的非常伟光正,但是能做到于谦这样真正只手补天的,屈指可数。平心而论,于谦虽然方正,但也绝对不傻,他在立朱祁钰和迎回朱祁镇的时候的所作所为,他自己不可能不知道可能带来的后果,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他得罪徐珵、石亨等人的时候,他也应该知道得罪小人的后果是什么。但是他依然做了,因为他心中从来没有放过他自己的个人安危,只有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于谦的坟墓,和西湖畔的岳王庙相距不远。他的历史功绩,并不比岳飞逊色多少,甚至可以说比岳飞功劳更大。对于这样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再多的褒奖也都不为过,就用他临上刑场之前的最后一首诗为本文结尾吧:

他的功劳比岳飞更大:敢骂亲王还帮着立皇帝,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于谦之墓

成之与败久相依,岂肯容人辨是非。

奸党只知谗得计,忠臣却视死如归。

先天预定皆由数,突地加来尽是机。

忍过一时三刻苦,芳名包管古今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