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認識坪林包種茶:宋代製茶過程

 舒活小舖 2017-10-03
採茶   由於貢茶的大量需求,得訓練一批採茶工擔任採茶的工作,採茶要在天明前開工,至旭日東昇後便不適宜再採,因為天明之前未受日照,茶芽肥厚滋潤如果受日照,則茶芽膏腴會被消耗,茶湯亦無鮮明的色澤。因此每於五更天方露白,則擊鼓集合工人於茶山上至辰時(約七點)鳴鉎收工,這是為控制茶葉品質,怕有人為增斤兩,摘取不合格的茶芽。採茶宜用指尖折斷,若用手掌搓揉,茶芽易於受損。由此亦可見其製作態度的認真。 揀芽   茶工摘的茶芽品質並不十分齊一,故須挑揀,如茶芽有小芽、中芽、紫芽、白合、 烏帶等五種分別。形如小鷹爪 者為「小芽」,芽先蒸熟,浸於水盆中只挑如針細的小蕊製茶者為「水芽」,水芽是芽中精品小芽次之, 中芽又下,紫芽、白合、烏帶多不用。 如能精選茶芽,茶之色、味必佳,因此揀芽對茶品質之高低有很大的影響,宋代對品質 的注重更在唐人之上。 蒸茶   茶芽多少沾有灰塵,最好先用水洗滌清潔等蒸籠的水滾沸,將茶芽置於甑中蒸。蒸茶須把握得宜過熱則色黃味淡,不熟則包青且易沈澱,又略帶青草味如何才能中庸適當,這大概和茶師的製茶經驗與技術有很大的關係吧。 榨茶   蒸熟的茶芽謂「茶黃」,茶黃得淋水數次令 其冷卻,先置小 榨床上榨去水份,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榨膏前最好用布包裹起來, 再用竹皮綑綁,然後放在榨床下擠壓,半夜 時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這是翻榨,如此徹夜反覆,必完全乾透為止,如此茶味才能久遠,滋味濃厚。其動作類似今之團揉,也許散茶的團揉即由此蛻變也未可知。 研茶   研茶的工具,用柯木為杵,以瓦盆為日,茶經擠榨的過程,已乾透沒有水份了,因此研茶時每個團茶都得加水研磨,水是一杯一杯的加,同時也有一定的數量,品質愈高者加水愈多杯 ,如:勝雪、白茶等加十六杯,每杯水都要等水乾茶熟才可研磨,研磨愈多次茶質愈細,因此宋代可用茶末直接烹黠,茶末可連同湯一起飲用。除了小龍鳳加水四杯,大龍鳳二杯外,其他均加十二杯水,研茶的工作得選擇腕力強勁之人來做, 但加十二杯水以上的團茶,一天也只能研一團而已,可見其製作的費時及費事了,然其品質的精細也是唐代團茶所望塵莫及的。 造茶   研過的茶,最好手指戳盪看看,一定要全部研得均勻,揉 起來覺得光滑,沒有粗塊才放 入模中定型,模有方的、圓 的、花形、大龍 、小龍…………等,種類很多,達四十餘 種 之多,入模後隨即平鋪竹席上,等「過黃」最後這道手 續了。 過黃   「過黃」是乾燥的意思,其程序是將團茶先用烈火烘焙,再從滾燙的沸水撂過,如此反覆三次,最後再用溫火煙焙一次 ,焙好又過湯出色,隨即放在密閉的房中 ,以扇快速搧動,如此茶色才能光潤,做完這個步驟,團茶的製作就完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