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点菜吗?——鲁菜的老字号应该怎么吃?

 Confucius365 2017-10-03

鲁菜是北方唯一的菜系,发源最早,内容也最丰富,北京的老字号基本以鲁菜风味为主。不过如今的老字号受到的市场冲击比较大,很多老店为了迎合消费者,现在都不断在菜品中融合各式各样的时尚菜,不过说实话,要说好吃,还是这些店家的传统菜才最好吃。

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吃过的鲁菜老字号着实不少,我感觉都各有特色,像陈晓卿老师所说,再有名的店,做的最好的菜大概也就是一两个,这一两个菜其实也就是这家老店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妨细数一下这些店中的美食,也希望把我最喜欢的一些鲁菜经典分享给大家。

丰泽园是当年北京南城最有名的鲁菜馆子,葱烧海参是为镇店名菜,国家级烹饪大师王义均就是以葱烧海参名扬天下的,我想无论什么菜品在丰泽园,都抵不过葱烧海参的光芒,而任何一家店的葱烧海参也抵不过丰泽园的光芒。

东兴楼是老北京八大楼之首,当年林语堂先生曾写过“吃了东兴楼的芙蓉鸡片,你会觉得这只鸡没有白色”,不过世易时移,此东兴楼已非彼东兴楼了,如今的东兴楼依然主打鲁菜,不过我觉得他们家如今最好吃的莫过于汤爆散丹,汤是高汤,散丹是鲜散丹,较之油爆肚和水爆散丹都高级了不少。

泰丰楼亦是旧京八大楼之一,曾经与丰泽园并称“蓬莱三英”,不过40年代末曾关张,如今的店是80年代才恢复的,他们家却有一款经典鲁菜,是其它老字号不敢写在菜单上的,这就是油爆双脆,油爆双脆是用鸭胗和猪肚尖同炒的,火候要求极高,难度也极大,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也曾说,爆双脆这样的菜品,普通店家是绝不敢随便应承的,就凭着京城仅一家,我觉得泰丰楼的镇店菜也非油爆双脆莫属。

同和居是清末民初时便开业的鲁菜馆子,当年属“八大居”之一,据说清末的时候,每逢慈禧去颐和园常驻,就有不少人选在同和居二楼靠窗户的雅座吃饭,专为一睹皇家仪仗的威严。上百年的老字号,曾经的佳肴非常非常多,但也有不少随着时代而流失,比如贵妃鸡,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前些年从他们家的菜单中消失了。不过当年有一款敬菜,只为后厨卖卖力气来答谢花费不菲的食客,这款点心叫三不沾,妙就妙在黏性很高,但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所以叫了这么个名字,不想如今却成为同和居最具招牌的菜品,颇受食客们的欢迎,有很多店家也模仿着做,但效果都差着不少。

致美斋据说是道光年间开业的,早年是个苏州的点心铺,后因为一款一鱼四吃的菜品闻名,渐渐成为了鲁菜名馆,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在最前面的几篇中就对其进行了介绍,亦可知它在梁先生心中的分量。一鱼四吃,又叫四做鱼,就是把一条鱼做成四个菜,红烧头尾、酱汁中段、糟溜鱼片、糖醋瓦块,虽然致美斋曾在50年代到80年代中段过一段时间,不过重开后,依然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四做鱼也依然是他们家最叫座的好吃的。

惠丰堂是老北京八大堂之一,当年的“堂”字号饭庄主要吃的都是排场,以奢华著称,不过在1928年国民政府南迁之后,纷纷倒闭,只有惠丰堂改变了经营思路,开发风味,存活了下来。我觉得他们家现今最具特色的菜品当属“烧烩爪尖”了,其实就是烧烩猪手,这本是当年苏州举子陆风石赴京赶考时,将这款家乡菜传授到北京的,后来因为他中了状元,这款菜也被时人成为“状元手”。烧烩爪尖里面的猪骨已经被基本剔除干净,吃起来软糯香滑,尤其是拌上一碗米饭,实在是太香了。

我觉得普通饭馆也好,老字号也好,最能吸引人的就是他们的特色菜,特色也就是店家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老字号,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早年的镇店菜过时了,更需要挖掘传统,重新树立经典。老字号,光是字号老,其实还真不够,我想老字号的老,更应该在于精于技术、给食客带来美味这样的老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