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 西蔓:从AIDMA法则看“第一印象”

 天官图书馆 2017-10-03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读秒”的时代。


有人说,21世纪最重要的武器不是原子弹而是“舌头”。


我说,在新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武器,除了舌头,还有“行头”。


“舌头”一说,强调的无非是沟通。但爱上网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用“眼”的时代。


如潮的信息让你看都看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去说?


信息的巨大化必然带来语言的“缺失症”,这样就给形象这一“无声胜有声”的最高级而有效的沟通手段,带来了空前的发展。


“AIDMA”法则,源于商品学和购物心理学,描述的是人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假设你进百货商场去买衣服,你会发现自己先东瞧西看,然后被某一件衣服(Attention/引起注意)吸引(Interest/产生兴趣),走进了其中的一家店;


看看颜色款式,摸摸质地,发现很想试一试(Desire/产生欲望),便招呼店员协助;


边试衣,边琢磨能不能和家里的衣服配呀,今儿钱包里带的钱够不够呀等细节问题(Memory/搜索记忆);


所有细节一旦确认通过,你就会对店员下指令,“买了!”(Action/付款行动),心仪的衣服就被拎回家了。


你会发现,如果没有当初吸引你眼球的那一瞬间,你不可能完成对那件特定的商品的购买。


那些被你无情地错过的店里未必没有你适合的衣服,只是因为那些商品没有引起你的注意,便永远的失去了机会。


在“吸引眼球”这一关键点上,“AIDMA”法则与形象在别人心理上的接受过程惊人的一致。


无论是在机场还是在商务聚餐这样的公共或社交场合,你一定会发现一些能“引起注意”的人,并发现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


而那些没有引起你注意的人,虽然同在那个场合出现,却白白损失了机会。


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首因效应”。


过去我们说它会在7至8秒内形成,并影响7年之久。


现在,心理学界的探讨显示,它好像会在0.38秒内形成。


无论学术结论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电光火石间你就被人取舍的命运,看来是免不了的了。


“引起注意,是爱的前提。”


关于注意、注意力、注意力经济,既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的工作课题,也是自身的形象资源利益维护的课题。


老子关于“”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论断,如今听起来,仍显的异常准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