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晚报

 少叟3cub0sj34d 2017-10-04

  精华是传统相声的主要部分,但封建性的糟粕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传统相声的绝大多数段子是表现所谓“小人物”的,所以直接为反动统治阶级涂脂抹粉、歌功颂德的并不很多,而丑化劳动人民和宣扬小市民低级趣味的倒是不少。

  传统相声带“怯”字的段子,如《豆腐房》以及由此拓展而来的《怯拉车》《怯剃头》《怯洗澡》《怯吃饭》等,都以小市民的自诩嘲弄“乡下人进城”的僵硬为能事。专在“肚脐以下”游动的“荤”色,也在许多传统段子里若隐若现。《大娶亲》围绕着“乙”的父亲娶亲,从头到尾都是庸俗透顶的插科打诨。这段相声的“底”竟然是“衣裳一脱”……

  贫嘴和谩骂也是话不离唇的低级趣味,彼此贬斥,互相詈骂,常以动手打人、生理缺陷、伦理关系抓哏取笑,像《三瘸婿》《抡菜刀》《三近视》等都是。《抡菜刀》专门以口吃磕巴制造“包袱”,更是变态心理的表现。

  封建糟粕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艺术本身的原因。除去难以抵御的“统治阶级思想”而外,“渺小的灵魂、卑微的情怀”则是小市民低级趣味的要害。自私、贪婪、虚伪、麻木、僵硬等“人类的通病”,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小市民的思想、作风、情趣、爱好等方方面面。

  旧社会艺人社会地位低下,“有福之人人侍奉,无福之人侍奉人”成为通则。相声在旧社会乃“下里巴人”的玩意儿。相声艺人挣扎在饥饿线上,为求温饱,常以“无福之人侍奉人”为戒律,挖空心思逗笑。像打骂、以生理缺陷或伦理关系抓哏取笑,无非是以自己的痛苦换取别人的欢乐,实出于万不得已,这也是腐朽的旧社会风气熏浸所致。

  传统相声的遗产是极复杂的,精华与糟粕往往瑕瑜互见。因此,评论传统相声遗产,切忌表面化、简单化、绝对化。具体到相声段子,尤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传统相声段子总体上是好的,却掺有一些不健康的成分。比如《大审案》,通过虚拟“找堂会”的情节,从诱供到屈打成招,最后竟把艺人当作“绑票儿”的枪毙,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尽管如此,也掺有自惭形秽、自取其辱等糟粕成分。再如《梦中婚》,主导倾向虽有可取之处,亦仍充斥着浓重的小市民低级趣味,格调卑琐低下。

  “小市民趣味”的形成,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风气相关。但是,因传统相声在社会底层流传,有些低俗、庸俗、粗俗等弊端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提高相声的艺术格调,也绝非一朝一夕靠行政命令就能奏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