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LO肥圈+Chris King R45花鼓

 兰梦之旅 2017-10-04

朋友在我这编的第二对碳刀,用上了falco新研发的27宽圈,56高度,加上宝蓝色的chris king花鼓……

 

先发个全图: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spec:

hub:Chris King R45,20/24h,blue

rim:Falco Procella,56T,27W

spoke:Pillar PSR1422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总重:1485g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新兴的国货,falco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这种brake track似乎刹车效果还蛮好……似乎就是一层1K的碳布?刹车效果比玄武岩处理的那种刹车边好些,不过耐热性能未知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这个补丁还是必须有……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宝蓝色的CK美爆了……(不过似乎不衬丫的黑红色峡谷牌吧……)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特殊的条帽,T20的外梅花规格,并且尾部还带同样是T20的梅花孔,能通过特制的外置用梅花工具或者一般的T20梅花扳手来调节。4.3的外径比普通的条帽粗那么一点(多0.4mm),几乎把4.5的辐条孔填满了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气嘴对侧的两根PSR14等径条,用于平衡气嘴的重量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辐条头部加装M2.0的垫片。对于头部高度为6.8mm的协达辐条,加装这个垫片能完全消灭辐条头部和辐条孔间的空隙,以防止极端情况下辐条由于瞬间松动又拉紧所导致的突然断条。这在大多数的孔径为2.5或2.6的台湾花鼓上应用,还是行之有效的——而对于孔径仅是2.4的CK,其实作用就不大了,仅是为了提高完成度而已。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气嘴孔对齐。事实上现在不少花鼓都不注重这个细节了,比如shimano神马的……总会偏离一个角度,或者干脆就是一长条纵向的花鼓标,没什么中心可言。不过CK还是可以刚好对齐的。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刹车边中心宽度,25.8mm。三大套件厂的夹器都能完美兼容这个宽度的brake track,但是一些第三方厂商,比如0G、ciamillo,对这种宽度的兼容性并不好(0g几乎没法兼容,只有把刹车皮磨薄才能装,并且手感奇差)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圈的最宽处,27.2mm。这个数值让人想起了什么?坐杆?呵呵……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圈重,460g。撕掉贴纸应该是440g那样。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几种11速花鼓的法兰距对比,分别是CK、11款CP eurus、shimano 9K(C50&C24)、yuhub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怎么说呢……右法兰距基本天下大同了……左侧法兰距受制于1:1,并不算出色啊。
FACLO肥圈+Chris <wbr>King <wbr>R45花鼓(论如何把自编轮编出厂轮范儿……)

    一年前,我曾经强烈建议某些厂家尽快开始研发宽圈,果然一年后国产的宽圈产品相继出现了。像是宽圈这类技术,原始的研发投入不菲,但是可复制性却很高,即使是不懂其空气动力学原理,也能抄个八九不离十,作用也是相差无几的。这算是挺悲哀的事情吧。

 

    不过选择了宽圈基本上就意味着和轻量化无缘了,主流高度的重量基本都在450g左右的量级,比窄圈常用的50高度的350-400g重了不少,因此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各大轮组厂商最新的碳刀产品线,重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倒退,从以往的1300g附近,上升到1400g左右了,包括bontrager、vision、easton等等……甚至连enve,重量也基本没有以往的优势了。

 

    这也是我至今没有使用宽圈的原因。个人感觉400g对于碳圈重量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坎,超过了这个重量,在比赛反复的加减速中,明显感受到消耗的体力增加,加速度降低。而40的圈视觉效果显得偏低框,和一些很粗壮的破风型车架不怎么相配。真的希望未来有厂家能推出重量低于400g的50+高度的宽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