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封国公时,前面的封号是怎么来的?

 思明居士 2017-10-04

题主问题中所提到的侯君集、高俭(高士廉)二人都是唐朝人,于是我来讲讲唐时大致的情况吧~

唐代的爵位,在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后大致分为九等,即亲王、郡王+嗣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其中冠以古代诸侯国名,或冠以由州名生造之国名的,有亲王、嗣王、国公三种爵位。

亲王之爵,专门授予皇子、皇兄弟。如太宗的第八子李贞,先封汉王,再改封原王,最后徙封越王。

嗣王之爵,为亲王之子作为承嫡者袭封时所授予,与郡王同等。如高祖的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死后由其第五子讷袭封,为嗣韩王。

而国公则是非宗室的功臣能够受封的第二等爵位(唐代异姓封爵依制最高只到郡王,直到唐末的昭宗时才开始封异姓为亲王)。在安史之乱前,对于异姓功臣而言相当珍贵。

“国公”前所冠的封邑(封号),除了那些没有明确规律的封赠事例外,通常有三大类定名原则:

一是受封者的郡望——譬如历仕德、顺、宪、穆、敬、文六朝,被视为唐代宦官中“以忠谨称者”的马存亮(河中人),据说其出自扶风马氏,故以郡望扶风(岐州)所在封岐国公。

二是受封者的出生地或籍贯——譬如唐初名将,初封莱国公的李勣(徐世勣)出自高平徐氏,是曹州离狐县人,因离狐县之地在周代属曹国(春秋后期,曹国于公元前487年被宋国灭亡),故又因此改封曹国公。

三是以好听的古代诸侯国名作为对受封者的褒扬——还是以李勣(徐世勣)做例子——贞观十一年(637年),他被改封为英国公,当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再来看侯君集的陈国公与高俭(高士廉)的申国公,则是不属于上述三大类情况的特殊情况:

出自上谷侯氏的豳州三水县人侯君集,初封全椒县(开国)子,后封潞国公,贞观十一年(637年)授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

出自渤海高氏的观州蓨县人高俭(高士廉),初封义兴郡(开国)公,后封许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授申州刺史,改封申国公。

——这都是源于太宗李世民早在贞观初年就想实行的分封计划。

太宗即位后不久便提出想要将兄弟、儿子,以及诸功臣分封在全国各地,世代世袭,藩屏中央,以为永久。贞观十一年(637年)正式开始实施后,经常把受世封者的爵位封号同所受的分封地(州)打包配套。侯、高二人的陈国公、申国公的封号,就是这么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