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家吧,中国人

 纹刀每雯665 2017-10-05

1

“回不回国?”

这几乎已成现在海外华人见面的问候语。

类似伦敦人见面聊天气,纽约人见面聊房租。

这个纠结几乎成了华侨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中国第一批留洋的人是清末出去的,那之后近100年,留学生的最大纠结便是“回不回来建设祖国”,而大约十年前,华侨们猛然发现,纠结的原因已然变为:

“祖国现在这么好了,要不要回去啊。”

华侨们过去的纠结(90年代及以前)我都能理解。

我小时候(93年左右)上海最火的美剧是《成长的烦恼》,剧中美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令我震撼不已:

洋房、汽车、大号彩电、睡衣…

没错,就连专门用来睡觉的睡衣也是当时中国人羡慕的生活方式。

记得有次亲戚来我家串门,他聊到宝贝女儿看了《成长的烦恼》后吵吵着要买“睡衣”,随即苦笑起来:

“阿拉么困衣个概念饿咯,皆穿汗衫背心困高。”

(我们没有睡衣这个概念,都是穿背心睡觉的。)

那时我家住在弄堂里,出门打车都嫌贵,更遑论私家车,家里的电视只有十几寸。

更令人崩溃的是,后来我才知道《成长的烦恼》在美国是85年首播,也就是说,1993年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比起1985年的美国人都是远远不及的。

那时让一个海外华侨回国,他要放弃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

在民生已大幅改善的90年代尚且如此,而钱学森与邓稼先回国的50年代,中美两国人民在生活质量上的差距几乎要用光年计算,钱老与邓老这批华侨归国,几乎全凭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他们纠结“回不回国”时,心中天平上“祖国”这一端几乎只有“乡愁”这一个砝码孤悬。

那段岁月中选择回国的钱老、邓老都堪称高尚,对于没有回来的杨振宁,我也完全理解。


2

《成长的烦恼》是中国人看到的第一部美剧,那以后,我们与美剧中美国人的生活差距开始越变越小,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但身处其中的我们可能并未察觉这一过程。

《六人行》(《Friends》)播了十年,是很好的样本,第一季时(1994)我们能看到当时的纽约比上海好太多(如纵横交错的地铁网络,而上海那时只有一条一号线),纽约人活的比上海人滋润太多(如约会可以选择各种有格调的饭店,而当时上海的西餐只有一家“红房子西餐厅”)。

到04年《六人行》完结,上海在基建上已全面超越了纽约,剧中的纽约地铁在上海人眼中早已显得破旧不堪,再看曼哈顿天际线,也不过如此,因为陆家嘴的天际线要更为壮丽。

但那时(2004)中国人的生活比起美国人依然有一定差距,北京上海绝大多数家庭还是选择老老实实在家做饭,“下馆子”依旧是一种高端消费。

真正的分水岭在2010年左右到来,那年我看《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已察觉不到和美国人在生活上的有半点差距,更举不出哪样东西是纽约人有,而上海人所没有的。

我最近一次侨居经历就在今年(2017)。

当我亲身到了洛杉矶,愕然发现中国在很多地方已然超越美国,诸如手机支付、外卖等早已普及的生活方式,在美国竟然还是个大空白。

这些细节无不昭示着,经过一百年来的奋斗与沉淀,中国终于再一次崛起,世界格局已悄然洗牌。


3

“回不回国?”

这问题现在同样困扰着不少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

我在上海有个美国朋友,终日都纠结于回美国还是继续在中国工作生活。

现今的中国有太多令他留恋的地方:良好的治安、便捷的生活方式、强大的基础建设...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中国在飞速发展,而美国却死气沉沉了。

从前亲人劝华侨归国,最常用的一句话是:

“回来吧,别人的地方再好也是别人家。”

现在海归们回归的理由却变成了:

“我要回去了,因为我家才是最好的。”

走出半生的杨振宁亦归来了,很多人说他是投机分子,我却觉得,如果他当真投机,则更说明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因为连投机分子都觉得机缘在中国。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报效祖国与优渥生活并不矛盾,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实现理想。

归来吧,中国人,中国的月亮是最圆的,因为只有这里才有中秋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