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人物与100个人生启示》(4) 司马懿的经历告诉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属于...

 金色年华554 2017-10-05

《三国人物与100个人生启示》(4

司马懿的经历告诉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属于熬到最后的人

文/青梅煮英雄


纵观整个《三国》,刘备伐吴兵败后白帝托孤,含恨而去;曹操传遗言后,长叹一声后,泪如雨下;诸葛亮六出祁山,穷尽一生,未能实现统一夙愿,临死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咱们再看看司马懿的结局。公元251年八月,73岁的司马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生七十古来稀,更何况是从事枭雄这个高危职业的司马懿,他活够本了。更为够本的是,他为儿孙打下了良好基础,才有了后来的晋朝的百年基业。

司马懿治国不如曹操,智谋不如诸葛亮,品德不如刘备,他以一个忍者神龟的毅力,熬死了一代骄雄曹操,熬死了仁德刘皇叔,熬死了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熬得了辉煌人生,熬得了后世百年大业。下面我们解读司马懿的熬的功夫。

一、审时度势,形势不好时,熬就是隐藏实力和野心

整个三国里面,前半部群星璀璨,绝大部分重要人物悉数出场,只有司马懿默默无闻的隐藏在曹操的阴影下。

一代奸雄曹操在位时,对司马懿的多有猜忌和怀疑。以当时司马懿的实力,绝无与曹操抗衡的可能性。曹操请司马懿出山,司马懿深知曹操绝非可帮其实现理想之人,装病不去。慑于其压力,司马懿选择在代汉问题上支持曹操,但曹操一直视他为魏国最大的隐患。曹操特意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只不过曹丕并没有听信乃父之言。整整十年,熬到曹操死后,尽管司马懿开始崭露头角,但是曹爽又把他整整排挤出权力中心,又是十年。几次被贬黜,几次又复出。直到后来成为魏明帝的托孤大臣,但曹叡还对司马懿是有所防范的。给司马懿安排的职务是以太尉“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与爽各统兵三千人,共执朝政”,曹爽的职务则是“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还是以曹爽来节制司马懿。

以司马懿的才能和功绩,隐忍几十年,受到各种不公的待遇。但他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没有因此而放弃远大的理想,更没有因此自暴自弃搞垮了身体。当形势不利的时候,展露才华不是好事,隐才是上策。


二、善于控制情绪,面对强敌,熬就是不愤怒、不放弃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抗十分精彩。几次抗击诸葛亮北伐的战斗中,就没赢过。诸葛亮火烧葫芦谷,司马懿差点被烧死。对阵五丈原,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相持。诸葛亮为了刺激他出战,送去了女人的衣服。实际上,诸葛亮算计错了,他面对的是忍字当头的司马懿。司马懿欣然穿上,诸葛亮看到他的忍字功夫,被气得狂吐一口血。诸葛亮再次派遣使者求战,司马懿从诸葛亮事必躬亲,饭量却日渐减少的事实,推断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诸葛亮活不长了!果然,不久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至此,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和司马懿的屡战屡胜的对阵中最终还是败在他的手下。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是对司马懿最好的注解。

当我们面对着命运的不公,不要心灰意冷,要静待时机;当面对无法战胜的强敌,我们要蛰伏隐忍,藏匿锋芒,不放弃初衷。


三、熬到云开日出时,当奋发有为

司马懿是一味的隐忍么?绝非如此!后退是为了进攻,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司马懿数十年如一日的忍耐,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时机成熟后的暴击。随后旬月内剿灭孟达、百日内平定辽东、数日内完成高平陵事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摧枯拉朽的威力,一扫几十年隐忍的闷气。最后一个十年,成就大业一点也不晚。

生命不止,战斗不息。

熬,在艰苦岁月,在失意人生。熬,是静待时机,是积蓄力量。熬的终点,不是窝囊死去,而是一旦得势,一击必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