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傅通过巧工竟把翡翠原石雕成了一只鹦鹉

 cxag 2017-10-05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从原料到成品,翡翠加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关于这方面,中国人有着独到的工艺技术和操作经验,能充分地利用原料,且尽量发挥原料的特色,在省料的基础上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

对于一件件精美的翡翠作品,并不是生来就是如此的,那是要经过玉雕师的精心设计、雕刻后,才能蜕变成一件件精彩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同一块翡翠原石,在不同的玉雕师手里,因受玉雕师本身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的不同,也会被设计成不同的题材。

先来看看这块黄夹绿的翡翠原石,料子是著名的大马砍场口料,懂点翡翠的人都看得出来。

雕刻师利用翡翠原石的黄夹绿,直接把黄夹绿料子雕刻成一只鹦鹉了,看上去是如此的生动而形象。

料子形状还行,一般的玉雕师如果拿到这块料,第一反应估计就是修形,把料子修规整了,做一件挂件,切下来的小料可以做吊坠,这种做法应该也是大部分玉雕师所会采用的了。

但是这位玉雕师比较特别,他认为如果这样做,那就是浪费了这块料的特性,不得不说这位玉雕师确实有一颗尊重大自然的心,经过一番思考后,他决定最大限度的保留这块原石的特性,把黄夹绿的俏色利用上来。再给大家分享一块莫西沙的料子

晴水底子的料子,之前说过,都是起胶的,东西雕刻出来,效果果然不差,加之料子的底子还有种水的优越,出水之后,灵性很足。

开窗之后的效果图,料子中间有变种,做成品的时候,得切掉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